第一百七十一章 大战(4)--横扫(2 / 2)

斩秦 轻杖胜马一壶醋 5127 字 2019-09-28

传令上党桓齮,以河东、太原、上党之军十二万,二十五日启程,进击赵国上党南部三城。夺取三城之后,留军三万,镇守屯留,其余大军向北,攻占橑阳、阏与、昔阳。

传令太原郡,出兵两万,二十二日启程,进击平坦城,堵死井陉口,防止赵国中山之兵自井陉西上增援上党。

王翦的意图就是,大军先行攻击邺地,在赵军主力回援之前,拿下邺地。在赵军主力回来后,以十万大军,压在漳水长城一线相机攻击,迫使赵军主力留在邯郸之南。而后由桓齮部以优势兵力,攻取赵国孤立无援的上党诸城。

王翦派人将自己的作战部署飞报咸阳后,然后当即以子王贲统兵三万,携带十日粮草辎重为先锋,开始向进军,自己则率三万中军,押送后续粮草,随后进军。

邺地九城,守军主将乃是赵葱。

对于庞煖弃守邺地的思路,全力保守漳水一线的计划,赵葱既理解,也有所不甘。

他知道邺城区域狭小,单靠邺城本地之军,肯定挡不住秦军的围攻,而赵军主力北上攻燕,又不可能把邯郸都城守军全部拿出来增援邺地。所以,除非秦军不来,只要秦军大队来攻,邺地失守乃是一定的。

对于秦赵相和,秦国支持赵国攻燕的事情,赵葱当初虽然不知道其中首尾,但也觉得不靠谱,也曾屡次去信给庞煖,请庞煖不要轻易出动伐燕。毕竟现在秦国对赵的威胁比燕国大的多。

只是庞煖的回信,一直是搪塞,这让赵葱很是不满。至于给赵王的奏章,赵葱当然要全力劝阻,只是他万没想到,赵王只是好言抚慰,根本就不听他的劝谏!

只是当庞煖传来指令,邺地九城全面征发丁壮固守,今年的粮草赋税,除了短期足用之外,一定要运往邯郸之后,赵葱才看明白,原来庞煖是要弃守邺地九城,全力保守漳水长城一线不失。

这样看来,庞煖所率的赵军主力是要用在别的方向了!大将军另有所图!自己的邺地九城乃是大将军的一个弃子而已!

难道大将军是一心一意经略燕南之地?

以赵葱对庞煖的了解,应该不会,庞煖老奸巨猾,才不是这样敢于孤注一掷之人。

那应该是哪里呢?赵葱想不通,干脆也就不想。

只是对于轻弃邺城,赵葱心有不甘,他赵葱毕竟是邺城的守将。

不甘归不甘,庞煖的指令,赵葱是执行的很彻底。邺地九城,集中了两万余军余邺城,其余各小城,多着不过三四千,少着不过留了千余军卒把守。

至于粮食,府库军营之中,各城只留半月之粮,余者或是运到邺城,更多的也送回了邯郸。

当秦军斥候侦探出没于赵国南境的时候,赵葱对秦军在河内郡的集结已经有所发现,当即报给了庞煖。

庞煖只回了一个指令,秦兵少则战,秦兵众则撤,保守实力为上,在漳南之地,可相机挫敌锐气,却绝不可硬碰。

有了这个指示,赵葱总算松了一口气,总算确认,庞大将军确实早已谋划好了,自己奉令行事就好,就算丢了应守之土,也该是大将军承担此责。

王贲的前锋大军毫无阻碍的攻入邺地,五日之内,横扫六座城池。伤亡不过五千,却已斩首六千余。留下少量军兵看守各城,王贲马不停蹄,于十月二十五日,率前锋军两万,进逼安阳。

安阳城是出了邺城之外,在邺地数城当中,守兵最多,城池最好,人口最多的一个城池。

王贲已经知道,赵军的邺地主力已经集中到邺城,各城防守都已大幅消弱,况且军中只有数日之粮,全赖邺城返运,因此各城守卫士气都不高,没啥坚守的信心,要不自己这三万大军进攻城池,也不会伤亡的比守军还要小很多。故而率军到达安阳之后,连营寨都没扎,王贲直接挥军猛攻,要一鼓作气拿下安阳城。

两万秦军,在安阳城下排开军阵,弩箭如同飞雨一般窜上城头,压得赵军守卒根本不敢抬头。零零散散射下来几支羽箭反击,虽然不时也会射中秦军战阵中的军卒,但秦军将士根本就视而不见。依然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自己的攻城动作。

在激昂的战鼓声中,数百敢死之士,以十八人为一队,抬着长梯飞奔上前,将梯子往城上一靠,开始沿着云梯蚁附攻城。

看着敢死军卒已经纷纷接近城头,秦军的弩箭已经停下了射击,战车上的主将王贲,看着自己属下无畏的勇士,脸上已经露出了胜利的微笑!

ps:真的不想说,但还是要说,收藏呀,老醋很需要收藏,各位大大,书架空着也没用,支援一下,点点收藏吧!

欢迎大家加入43228920,书友群!同时非常感谢人生指北等各位兄弟的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