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收服(2 / 2)

斩秦 轻杖胜马一壶醋 4949 字 2019-09-28

再回秦国,那一定是要杀回去,为自己的父母妻儿老小报仇雪恨!

燕太子姬丹知道这些将佐初遭大变,心里当然不好受,遂多次将这些将佐请到宫中,饮宴抚慰。又屡赐美女金玉以备诸人使用。

平刚夫人赢玉,如今儿子姬元还不到一岁,一般都在后宫之中照顾幼儿,鲜少出门。不过太子在宫中设宴,这些将佐又都是秦人,所以姬丹也把赢玉和王氏夫人请了出来和大家相见。

赢玉之父赢竭,原是卫尉,可说是军中高官,像桓齮等人和王氏夫人并不陌生。赢竭当时被杀,这些将佐也是知道的,如今乃是故人相见,又是同病相怜,一见之下,不禁唏嘘。

有这两人为引,姬丹和众将佐的距离也一下子拉近很多。

王氏夫人自知女儿乃是孤身来到燕国,秦燕失和,赢竭又已丧命,女儿没了父家做依靠虽然太子甚是关照,但日后太子有了其他妻妾,女儿毕竟势孤,将来对外孙前途也甚是不利。

在座得这些人都是来自父母之邦,看太子如此器重,想必日后必然有重用之时,如果能得这些人支持,对于女儿日后前途当是一大臂助。

王氏夫人有此心在内,对于诸将佐都是殷殷抚慰,好言相劝,还令侍女将外孙姬元抱了出来。

按秦人之法俗,但凡秦女所生,都视为秦人,这姬元别看是燕太子长子,但在秦国人的眼里,那可是被认为秦人的。这些将佐见姬元如同粉团一般甚是可爱,又有这一份亲近在,都是喜欢的了不得。

更有脑子转的快的,想到这乃是燕太子丹长子,日后如能成人,继承燕丹之位也未尝不可。

桓齮等人感念太子和夫人好意看重,又对太子拒绝秦国两万金来保护众人性命很是感激,遂一心为燕国效力。

这些将佐回去,将秦国问罪诸将家属,对降军毫不留情之事大肆宣扬,同时告知众手下,秦法无情,众人即便回去,只怕不是全家团圆,反而是要牵累全家宗族,幸来如今降军众多,国中不知何人被杀,何人被俘,这才让诸军家眷得以平安。

为今之计,众人只能暂留燕国以保护家中老小。况且太子仁厚,对众人并未以惯例收为仆隶,大家尽可在燕国立功建业,有朝一日也能将家中老小接来团聚。

在将佐们的宣导之下,这数万降军,无不对归秦之事畏之如虎,一心要留在燕国避祸,也免得连累家中父老。

同时,这些将佐既然已经铁心留在燕国,对于这降军之营的编制都有些不满意了,毕竟这虽说是军,但既无甲胄兵器,也无粮草辎重的储备。长此以往,还是低人一等。故而这些将佐提出,将降军另行安置。

桓齮将请求报给姬丹,姬丹当然喜欢,虽和众人商议,先自秦军当中,选出久经战阵的高中低各级将佐军吏一千有余,分别补入下都燕军,依照其原来的官制才德,充为佐贰,以心腹待之,协助燕军尉僚、郦商、吴仗剑等人操练燕军兵马。

其余四万军卒,由秦军原来的将佐选配,但凡有铸造、木工、石匠等一技之长或年过四十以上者,一律从军中调出,赐以民身,就地补入下都工坊之中为工。

同时,在军中选出出身陇地上郡,年在二十二到三十五岁之间,身高七尺以上,强壮有力,熟悉骑射之士八百人,以刘季为主将,曹参副之,为太子卫士。入则在宫中驻守,负责护卫宫城,出则承担太子出行、征伐的护卫之事。

由尉僚、阳庆、陈余、贯高等几位大夫为主,自原来的太子宾客当中,选出八十余人调入军中,将秦军其余将士,皆按燕军重新编制,除将门下武勇宾客外,又自燕军下都军中选出部分军吏,补入秦国降军当中,和原来的秦军将佐交错参用为各级官长,全军以桓齮为主将,陈余为副将,先在下都武阳城整训一个月,然后调往辽西郡、辽东郡等地,分为三十余团,在各县屯田练兵。

辽西辽东两郡,过去多是山竹等戎族之地,昭王时秦开出兵,北逐东胡,辟地千里,主要拿下的就是辽西、辽东两郡。这两郡之地,多为戎族所化之民所居,地广人稀,一郡丁口,也不过十几万,这四万上过战阵的老军调过去屯田练兵,对于稳定当地局势和开发两郡之地,当然是大为有利。

当地的两位郡守,早就得到了燕王和国相鞠武、亚相范增的指令,早早就为这些将士划好了驻扎和开垦耕种之地。从辽西走廊到襄平之南,每县之地,屯田营连点成线,桓齮和陈余的中军,则驻扎在辽西郡的首县。

为了让这些军卒的屯田进展的更为顺利,燕太子丹不仅从下都调拨了大量的铁制农具运去,还令当地郡守,自游牧之民手中收购耕牛以备使用,同时将许芝派去,为军中参谋,专门指导农耕之事。

开拔之日,燕太子姬丹厚赐众军衣食美酒,大排仪仗,送出十里之外,太子丹对众军亲口允诺,不用多长时间,自己一定会帮助所有将士在当地成家立业。

今天理理思路,把前面一章也做了修改,但愿大家满意。

收藏吧,为啥不收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