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情报(2 / 2)

斩秦 轻杖胜马一壶醋 5352 字 2019-09-28

公子嘉是万万不能用的!

那就只有春平侯赵柯最合适了。

好像历史上的记载,就是春平侯赵柯和郭开两个人接受秦国之贿赂,蹿腾着赵王迁母子斩杀了李牧的。

虽然晚了一年,可赵国的朝堂上,又是赵倡后、春平侯、郭开三驾马车了,至于赵王迁,只能说是坐在车上玩的孩子,不算数的。

赵王迁的即位,让太子丹将来对付赵国多添了几份信心。

可是赵王迁这时候上位,不知道赵国还能挡住秦军几年,真要是想原来的那样,三五年就完了,只怕自己还难以从中获利,为燕国抗秦完成准备呀!

原来的时空里,今明两年秦国是大肆进攻赵国,不但攻占了云中和雁门,还在南北两个方向夹攻邯郸,全靠李牧才多撑了两年。

如今赵国上党还在手中,不知道秦国是放一放呢,还是会在秋后马上反扑赵国呢?

盘算许久,太子丹也没个定见。

转念一想,罢了,按原来赵国还能支撑五年呢,现在赵国局势要好于原来,说不定能多支撑两年也不一定。自己预期在这为将来发愁,还不如赶紧行动,争取尽快拿下大漠南北,控制草原广裘之地。

没有大草原所产战马牲畜的支持,想以骑兵抗衡秦国,只怕那是镜中花水中月!

再说了,如果能早些拿下大草原,将来自己说不定就能在李牧南调的时候,抢先获取代北之地,不让秦国拿下雁门和云中郡。

天下两个形胜之地,一则关中,以巴蜀为后,一则河北,以燕山大漠为靠。

自关中向中原,进可攻,退可守,进退自如。

以河北向中原,居高临下无挡无阻。

关中无巴蜀,则关中不足持,河北无燕山大漠之根,则前后自顾不暇。

太行山西之地,为关中和河北共翼,河北有山西之地,则关中不得出,关中有山西之地,则河北不得守。

所以,代北、雁门、云中之地,太子丹决不能让秦国轻而易举的拿去。

原本的历史,秦国夺下上党和邺地之后,下一步就是南攻邯郸四周之地,中攻肥、宜安之地,北则攻雁门和云中。

如今上党依然在赵国手里,秦国只能先攻上党才可大举攻赵。所以,怎么也给自己争取了一年的时间。

太子丹派田光为自己的使者,前往邯郸,一来是安慰公子嘉,同时也告知公子嘉,如今之事,须当看势看时而为,善保其身。二来则要去和春平君拉拉关系。

好歹自己的婚事还是春平君出面求亲的,有这层故情在,先拉拉感情没坏处。

至于吊唁赵王,那是大王那里使者的差事,田光就不必掺合了!

打发走田光,姬丹的心思,就专门放到了攻击东胡之事。

大半年的时间,荆轲手里的已经拿到了不少的东胡情报。这是任默率领着近百名属下斥候,有的扮作胡人商贩,有的扮作扶余等地之民,深入大漠南北而得来的。

为了这些情报,任默等人可是吃了不少的苦。

夏秋之际还算好些,虽然草原之上地广人稀,但毕竟草木繁盛,牧民正是给牲畜增膘的时候,不远就能遇到部落和牧民,即便不做生意,总也可以看到些人烟。此时游牧之族,文化未开,全靠天性真有客人到了,甚是慷慨,倒也不愁什么吃住之地,就算赶不上部族所在,天气尚暖,留下人值守,其他人尚可野营休息。

但在这冬季,那可就遭了大罪,牧民部落都转移到冬季操场,大漠草原之上,冰封雪盖,茫茫一片,不要说没有人烟,一旦天色阴沉,那是连方向也辨别不清,走上一日,两日,也未必能见到人烟。

而且这个时节,常有东胡之人,南下燕境边外,四处劫掠,这等劫掠的队伍,即便是见到商队,那也是不会绝不会放过的,毕竟商队里携带的,不是南边的丝绸粮食,就是金玉器用之物,带回部落,那可是大功,即便没有东西,抓了人回去为奴,那也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任默手下的近百豪杰,这大半年多的时间,竟然折损了将近三成,荆轲手里的情报,不但是将士们的汗水,更是勇士们的性命才换的回来!

好在勇士们的血没有白流,苦没有白吃,东胡情况太子丹已经有了一个清晰的概念。

不求就不给么?嘿嘿。希望大家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