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不来者族!(2 / 2)

斩秦 轻杖胜马一壶醋 5114 字 2019-09-28

至于其他五郡兵和杂胡各部出身的将卒,如有愿意在此成亲的,一律也以此待遇。

虽然只是一部分,可原来的那些牲畜,各族帅大人们占了大半,其余牧民人数虽众,却数量不多,这些将士经此一赏,都已成了各千户百户中的富户。

东胡族这些年没少了征战,夫死改嫁原本就是平常事,况且这些女子颇有一些就是东胡人从他族抢来的,故而太子丹传出此令,不但军中大乐,就是那些东胡女子,见了这些将士都是魁梧精悍人人富庶,倒也没有什么不愿意的。

这次编户,凡帐长、百户,皆选自这些配婚的军士。

东胡王庭诸部,全数编为三十个千户,三个万户,分称呼伦左、中、右万户,三个校尉和都尉,分别成为万户长和左右万户长,免杜旗辽西郡守之职,任杜旗为镇北右将军,管领呼伦三万户。

还有没被分配的族帅以及归属于王室的女子和牲畜,则一概送回南面,将来作为将士的赏赐之用。毕竟现在还没有彻底平定东胡,还不到评功论赏的时候。

太子和范增在王庭这里整编牧民和休整队伍的同时,并没有放松对东胡右部的警惕和攻伐。毕竟不拿下东胡右部,这东胡就还有反扑的机会。

编户、配婚、发赐牛羊,汇整登记缴获剩余的牛羊、战马、女子等等诸般杂事,太子丹只是负责定了大概章程,颁布命令,至于那些实际处理的繁琐事宜,太子是一概扔给了国相范增和杜旗等人负责的,至于他自己,则是专心的对付东胡右部诸部族。

在东胡三部,左部和王庭本部实力最强,其右部的实力则要相对弱的多。这和东胡国建立游牧的历史有关。

东胡北迁,自中原不断外移,进入燕山北麓之后,也是从西向东走,八百里松漠地带以及西辽水一带,乃是其根基。后来和山戎等族交会,在辽西、辽东也有分布。

秦开北逐东胡,占领辽东辽西等地,燕国设置北边五郡,东胡因西辽水一带距离燕国太近,王庭北迁,进入呼伦湖一带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其核心部落,以呼伦四周和西拉木伦河、西辽水一带为主要的游牧地。

北方草原,以阴山之北的大戈壁为界,后世习惯称之为漠南漠北。呼伦贝尔大草原按照地理的位置,已经远在大戈壁之北,不过因为和八百里松漠之地并没有什么太明显的大戈壁为界限,其实这里属于漠南还是漠北,真没有什么人去认真地考证过。

东胡所居之地,在原本的历史,对后世历代王朝的南北变迁起着非常重要的一个地区,很多北方的游牧民族兴起于此,并从此西进大漠南北,成为北方农耕经济和中央政权的巨大威胁。

抛开东胡不说,后世的乌桓,为祸汉边数十年,鲜卑诸部,从步度根、轲比能开始,到慕容部的燕,北魏,柔然,后面崛起的契丹,蒙古,无不发源于这一地区。

而且这一地区,往南直下辽西辽东两地,稍微不慎,就成为分割游牧政权分割中原和东北诸地的进出通道。作为中原政权,如果能牢牢的掌控了这一地带,左可以西漠北,东可以直下松嫩和辽河平原,整个控制现在的东北诸地。

东胡也正是拥有了这一地区之后,在南边为燕所阻之后,才开始东下松嫩,西漠北,逐步开始征伐漠北诸部,建立了东胡右部。

东胡右部,乃是以王庭和左部的力量为支撑,才逐步一点点扩张起来的,其下面的部族归附的部族多,核心部族少。燕太子丹打垮掌握了东胡王庭和左部,面对东胡右部已经具有了完全的实力优势。

但是,如果东胡右部王衮尔茳真是雄才大略的话,时间长了,难说不是太子丹的大麻烦。毕竟太子丹稳定了后方,精力还是要转向中原的。

所以,对于东胡右部绝对不能放松,不能给衮尔茳喘息之机。一举定之才是策。

所以,在进驻东胡王庭之后,太子丹一面分出部分兵力归拢诸部,整合呼伦三万户,一方面展开了对东胡右部的攻势。

这个攻势不是出兵!

能不战而胜,又何必动刀兵,伤残自己的丁壮呢!

太子丹的计策很简单,对东胡右部分化瓦解!

这一策略的具体实施者,是以荆轲、任默为首的斥候力量和萧晨等漠南几个万户的子弟。

首先,太子丹写了一份令旨,从逮住的族帅大人中,选了一个衮尔部族的老大人,给了他十几匹战马和部民,令他带着令旨前往东胡左部送给衮尔茳,令旨写的很简单:“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束手而来,封于大邑,崇以高爵。不来者族!”

:如果你不是在纵横看的,请你到纵横去点一下,支持一下老醋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