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韩非使赵(1 / 2)

斩秦 轻杖胜马一壶醋 5024 字 2019-09-28

 :诸多的偶然,导致历史的必然呀,呵呵!求票,求收藏!!

太子姬丹赶回武阳城,下都守尉僚和武阳夫人李瑛、平刚夫人赢玉带了公子元以及城中大小官吏,都是齐齐出迎,将太子接回城内。

太子略作安置,顾不得和两位夫人、儿子亲热,当即来在前殿,和尉僚、韩非、荆轲、贯高、郦商、吴仗剑、桓礼以及武阳军中的几位中高级将佐商议军事。

当初太子令荆轲等人组建金燕卫士,职责刺探诸侯军情,如今已有一年有余,经过田光、高渐离等人四处奔走,如今金燕卫士在诸侯各国都已布下了据点。只是根基尚浅而已。

太子北行,荆轲、任默随在身边,金燕卫士就由尉僚负责代为提调。所以,商议军情,最主要的就是要听尉僚先报。

大家在殿中坐定,尉僚和韩非等人先恭贺了太子出征大胜,然后尉僚道:“太子北征,臣在武阳练兵镇守,所幸无事。”

“从金燕卫士传来的各国消息看,秦国自收秋之后,内史、河东、太原、党、三川、河内、东郡均以兵马大集。唯不知其兵锋所指为何。”

“那以卿判断,秦之目的何在?”太子丹听尉僚报说秦国有兵马调集之事,这心里竟然还有了些轻松。这起码说明,秦王政的秉性还没变化,今年的仗还是要打的。

尉僚一笑,道:“攻赵!”

“何以见得?”太子丹一来是要看看尉僚的判断,二来也是让那些稍低些的将佐能从中学点东西。

尉僚手指点画,道:“有屡胜之赵在,秦如敢大举攻齐或楚。则齐、楚虽不敌秦,未必可一战而败,如此,秦顿兵于地境。齐、楚不利,必携重宝金玉贿于赵之大臣,求盟于赵。”

“赵两胜于秦,自恃其强,必不畏秦,大臣又得其重贿,出兵击秦乃是当然之事,秦东郡虽广,然赵自北而南,断东郡之西,秦军滞留于秦楚而成孤军,岂不是大败之道乎?以秦王之聪,昌平君、王翦之能,秦定不出此下策。”

“韩魏两国孤弱,秦欲攻韩或魏,不过有两三郡之兵足矣。而今大举备兵者,定是为赵!”

“况秦之所备兵马之郡,除内史之外,皆与赵相接,自西而南,自南而东,不为赵又为何来?”

太子丹点点头,问道:“不知韩魏两国有何动静?齐、楚反应如何?”

尉僚奏道:“据诸地报来,自春至今,韩魏两国与秦使节不断,颇为热络,秦归魏三城之地,归韩两城之地,如今秦大备兵马,两国虽与秦交好,目下也是集兵于都城以防备不测。”

至于齐、楚两国,据各地报来的消息,秦国备兵之后,两国一方面也在各自边郡征召兵壮,有所戒备,据报秦国长史李斯现在楚国,客卿贾遗就在齐国,至于谈的什么,则并没有具体的情报。

看来秦国的矛头就是对着赵国来的,不知赵国有没有察觉,太子丹边听边想。

尉僚继续说道:“据在邯郸的金燕卫士报来:赵国君臣目前已探知秦国动向,并已有所布置,将军傅抵镇守河济,并增兵两万,派将军苏言支援党,邯郸城内已征兵十二万,以扈辄为将军,以备秦河内之兵。”

“李牧何在?”以秦兵如此大集,秦赵之间的战事规模还要在前年之,在太子丹心里,以秦国现在的王翦、羌瘣、杨端和这几位大将以及如此雄厚的兵力,除了李牧,只怕别人都无法应付的了。

“回太子,李将军仍在代地镇守。”

当初在老将庞煖死后,太子丹曾经鼓动李牧谋求大将军之位,以便能整合赵**力,好好的和秦国对抗几年,只可惜对赵国的政局,太子丹影响力实在是不大,所谋没有成功,如今听得李牧仍在代地镇守,邯郸统兵的大将竟是扈辄,太子丹不由大是担心。

扈辄行么?

从前面几战,扈辄可称是大将,也算是勇将,只是好像这厮不怎么强于谋略?杨端和不熟悉,羌瘣和王翦,太子丹可是都很熟悉的,那绝对都是军中的老狐狸呀!

“赵国君臣可有使节到燕?”太子丹虽然知道应该是没有,当忍不住还是问了一句。

尉僚连连摇头,道:“臣得这些消息,也曾派人南下,暗中通报公子嘉,至今尚未回音。赵王也无使臣前来。”

尉僚这么说,太子丹心里更加的不踏实:面临秦军如此大规模的征兵备战,赵国不可能不知道,可到现在为止,居然没有使节前来,这在两国同盟抗秦的背景下,总不是正常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