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一章 各怀鬼胎(2 / 2)

斩秦 轻杖胜马一壶醋 5258 字 2019-09-28

两家各有各得头疼事,双方也就这么不战不和的耗了一个多月。

等王翦于十一月出兵北,李牧只得分兵,在北面留了三万精锐,由雁门守杨清砚统领,自己则带了大军主力南下,对抗秦军的北。

李牧交代杨清砚,如今秦军来攻,内部空虚,不一定要死守长城,但也决不能让匈奴杀到山南之地,相机进退,凭险固守就好,只要打退了秦军,那时大军无后顾之忧,对付匈奴就进退自如了。

王翦率八万秦军北,先屯驻于勾注塞。然后进逼山阴广武城。

不过,说是进逼,王翦可不冒进,待李牧大军向南调动,王翦当即后腿几十里,依托后面的勾注塞,深沟壁垒,取防守之态。

对于王翦来说,这一仗可不着急打。

自己统领的八万秦军是不错,可是和李牧全军对,虽不能说必然是劣势,可要说优势,那也是自己骗自己。

赵国的将帅,王翦当然也琢磨的透彻。

自庞煖死后,这个李牧可算是赵国诸将第一,智勇双全。绝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倒不是王翦就害怕李牧,而是在没有绝对把握之前,王翦是断断不肯再冒险的。

次的秦赵之战,王翦所直辖的各部也算是战功显赫,只是桓齮部被围歼,身为全军主帅,王翦总要承担些责任,爵位被削了三级,反而落到了羌瘣的后面。

要不是有次的失败,这回怎么可能让羌瘣成为将军,成为这次大战的主帅,自己反而成了偏师之将!

反正这次是牵制为主,攻城掠地为辅,只要李牧就在对面,这任务就算完成了大半,又何必冒险决战呢。况且北面还有匈奴的配合。

能让匈奴多出点力,赵军和匈奴两败俱伤,自己然后再捡便宜,痛打落水狗,岂不是之策?

所以,王翦以外军来攻,反而取了守势,只是让人绕到到阴山之外,通告匈奴的头曼单于,秦赵已经在雁门之南开始大战,请匈奴速速进兵,夹击李牧。

面对王翦如此持重,只是凭着大营固守,李牧也没什么好办法。

进攻,对面秦军实力不弱,又有营垒为依托,自己手中实力不足以攻破敌军的大营,聚而歼之。

不进攻,那就只能这么看着,两军对峙。

不过,看着也比受两面夹击强的多,起码这样,自己还不至于太被动。真要秦军和匈奴都是发力猛攻,自己代北军的应付起来,还真是有些吃力。

王翦的使者要去联络匈奴,这代北三郡是过不去的,只能往西绕个大圈,待过了阴山之口,折而向东才行。这使者轻车快马的辗转十多天,总算到了匈奴的头曼大单于的营地。

秦军的使者来了,头曼单于见之大喜,得知来意,头曼不但满口答应出兵之事,更是赐金送马,大设酒宴盛情款待。

当然,免不了要趁机打听南线的战事。

王翦所派的使者,乃是王翦门下的一名宾客,心思灵便,口舌便给。头曼单于问起战事,这厮当即口绽莲花,将王翦与李牧在勾注山下大战的惨烈狠狠的吹嘘了一番。据他说起来,这一仗简直是惊天地泣鬼神,只杀得血流成河,死尸遍野,李牧的代北惨军只能躲在城中苟延残喘,而王将军所部也是损失惨重,暂无进攻之力,正在等待后援。

一旦秦军两三万后援来到,说不得,代北三郡就是秦的囊中之物。

头曼单于帐下众将听了,都是大为兴奋。

李牧主力伤亡殆尽,那自己面对的赵军岂不是已经成了孤军?

只要攻破对面的防守,还等什么秦国的援军,咱匈奴就直接将这三郡拿在手里了。那是别说李牧,就是王翦,也一样赶回勾注山那边去!

诸将纷纷请令,头曼单于也是兴奋地很,当即允诺,后日就出兵进击!说罢,一面向使者敬酒,一面和众将开怀畅饮,直到尽醉才罢。

第二日,头曼先拨调兵马向前开拔,然后派了一队精骑,护送秦军使者返回。在告别的时候,头曼单于一再向使者致意,请使者回去,好生问候将军,稍安勿躁,只要我军攻破前面赵军的关隘,立刻就会派出援兵,协助将军生擒李牧!

那使者眼见匈奴大军调动,千军万马滚滚前行,得知任务完成,当然高兴的很,头曼单于这样说,那使者当即拍着胸脯道:“大单于兵威雄壮,赵军区区偏师,岂是大单于的对手,大单于放心,外臣回去,一定将大单于之意禀明将军,小心戒备,牵制李牧残军,也好和大单于会猎于勾注山下!”

说罢,别了头曼,在匈奴骑兵的护卫之下,绕路去回见王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