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败降(2 / 2)

斩秦 轻杖胜马一壶醋 6327 字 2019-09-28

“反正我命不长,这事我就替你扛了!”

说着,老头提高些声音,对着帐中两人亲卫道:“这一仗打的窝囊,是我老头粗心,拖累了全军,尔等去告知军中大将,就说我老头代将军做主,早日归降赵人,救众将士一命也罢!”

勉强说出最后的几句话,花天欲已经耗尽了力气,只又说了一个我字,口中又冒出血来,双眼一闭,已经断了气。

契合仁长叹一声,起身回来。在帐中寻思许久,终究是下不了决心。

到了下午,那位赵卒又来,契合仁犹豫许久,终于请了进来,赵卒倒是并无倨傲之色,对契合仁执礼甚恭,契合仁请赵卒在帐中坐了,问起对面情形,那赵卒倒是实诚,将关城之后将近两万兵马如实告知,并说原本是要从此绕道攻击头曼后路,不想遇到了契合仁大军,如果不是这样,只怕大军已经杀到头曼后队去了。

如今这山火烧起来,只怕此事算是彻底无望。

火势一时不息,契合仁的大兵也只会越来越弱,与其这么耗死,何不归降?监军使荆轲和副使桓礼将军都指天发誓,他们两位绝不会伤害任何一个将佐的性命,所有士卒,将来也都会被放归本部!

契合仁知道,就算不降,只要赵军再耗三天,自己军中人都站不起来,一样是白白送死被杀,被俘。

或许按照花天欲的话,降了才是活命之路。

契合仁招来众将佐,将赵人招降之事说了,又说了花天欲的意思。帐中众人,大多数心里早就琢磨,实在不行投降算了,如今主将说起来,当然很是赞成,都道:“愿从大人之令!”

当然也有几位,实在不愿归降,可局势如此,众人又都是异口同声,只得也就沉默不语罢了。

见大家都无异议,契合仁这才请来那位赵卒,说了愿降之意,那赵卒得知大喜,兴冲冲的回去禀报。

很快燕军那边就从城中出来数百骑士,传来荆轲和桓礼的指示,请契合仁等将佐百余人,先行入城。至于其他将士,则在原地不动,自有燕军前来逐个营帐收缴战马兵器,分送配发饮水食粮。

燕军先收兵刃战马,然后在分发饮水食粮,当然是防着匈奴将士反复。也是统军大将,对于这个要求,只能说燕军下小心谨慎,倒也并无他想。契合仁让手下亲卫,陪着燕军各营帐分头传令,自己则带着一干将佐,空手随燕军入城。

匈奴兵马断水三四日,将士们都已困顿不堪,再熬下去是死,投降虽然不知道赵人怎么处置,但起码暂时或不至死。故而对燕军的命令都是默默服从,并无人闹事。

将官们都进了关城,转送到后面营中软禁款待,至于这其余兵马,则继续安排在谷中驻扎了一日,待士卒们恢复了些体力,才各自带了营帐,被移往后方。

对于契合仁和手下将佐,荆轲和桓礼则热情相待,日日饮宴不提。其余匈奴将士,除了没有战马兵刃,其余饮食等项并不受亏待,这军心也就稳了下来。

不过三天之后,寒风大作,彤云密布,天纷纷扬扬的飘下雪来,平地足有二尺半厚,那山火被雪一盖,渐渐熄了,刘邦和荆轲等人这才通了消息。

三人商议,如今这大雪纷飞,眼见一时难停,这么大的雪,沿途牧草被盖,纵然人可以带粮,可这战马又吃什么?再如前议出山北,攻击头曼侧后,未免有些不现实。莫如分兵先押送俘虏返回云中,其余主力屯驻在此伺机行动。

这边的消息,荆轲等人始终和太子丹不断通报,得知荆轲等人堵住了匈奴的一部,太子丹一则是喜,一则也有些失望。喜的是自己这支备下的奇军居然对了匈奴的偏师,让匈奴两路分进之策破产。匈奴这回绝对没有能进入山南骚乱的可能。但微微失望的,则是自己想前后夹击头曼主力的计划同样也落空了。

不过,好消息接连而来,先是把契合仁大军困住,收到消息时,正是紫轩扎督领前军猛攻冰垒的第二天。太子丹看罢军报,不由哈哈大笑:这左路不但无忧,按目前的局势,还是几乎没啥代价的大胜之局。

吃掉契合仁的两万军,这边前后头曼手下前后伤亡也到了两万以。在此战果之,不需要后面包抄,只要再打一打,削掉头曼大军一层皮,匈奴基本就等于折了一半。

匈奴伤折一半,头曼只剩下四五万人马,其中核心的匈奴本族,最多也就是两万,绝对再无南下之力,加大败之下士气低落,就算全军不至于溃散,全数撤了回去,桓齮他们在北路,怎么也会出动三四万兵马,对头曼,绝对吃不了亏。

或许有桓齮大军相对,头曼手下各部溃散都未必不可能。

想到此处,太子丹心里大喜,本次之战,拿下匈奴,将漠北一统,看来是大有希望。

太子丹和范增等人商量之后,给荆轲等人发出指令,一旦吃掉契合仁所部,可将俘虏押送回云中之地,其余主力兵马,仍然要伺机北,争取和桓齮部联军彻底拿下匈奴诸部。

左路的战况如此,这边的战法,也要开始调整。

匈奴头曼大军后撤,只留下紫轩扎的兵马驻扎在谷口附近,对赵军进行警戒,太子丹和范增、杨清砚、秦毅等将佐商议:匈奴攻不动冰垒,目前只是等待偏军袭我之后看有没有机会闯进山南。

如今雁门李牧将军和秦军对峙,邯郸相隔太远,战事进展传过来需要半月之久,听说扈辄已经领军出动,具体进展不明,为了早日能腾出手来,以备万一,莫如大军齐出,和匈奴兵马对阵。

匈奴若得知偏军被歼,头曼定然不敢和我军决战,只能快速败走,我军追亡逐北,不但一胜可期!而且大军还可腾出手来,以备应付其他战场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