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李代桃僵(2 / 2)

斩秦 轻杖胜马一壶醋 5525 字 2019-09-28

随后传令,大军主力出动,接应前军,逐步撤回大军营垒。

看着天黑,双方都没占到什么便宜,秦军虽然缓缓后撤,但阵伍整齐,赵军并无可趁之机,虽也收兵回城。

双方罢手,秦军除了斥候终日放出去,侦探赵军消息,各部依然如以前一样,在营中操训。

过了五日,斥候传报,赵军兵马又开始北调,约有三万之数。

王翦听了,不禁皱了皱眉头,赵军又调,难道李牧又是故计重使?

好在只是三万众,只不过一半而已,赵军要调兵南下,非主力全去没什么大用,所以王翦也不着急,只是吩咐斥候,广武城远近高地,多多侦探,一定要掌握赵军的详细动向,不要让赵军瞒过去。

等隔了一日的下午,斥候来报,说是赵军三万兵马又返回来了。王翦就觉得有点不对头。来来去去的,李牧到底在搞什么名堂?

还没等王翦琢磨透,第二天斥候又报了过来,道是三万赵军又出城北上了。

王翦大为不解,将斥候唤来,详细问起城内赵军旗帜人数,出城的旗帜人数,问的越多,心里更是糊涂,赵军到底在干什么呢。

等到了次日,斥候报说赵军数万,又从北面进入了广武城,按照斥候估算,如今广武城中,赵军差不多有七万之数。

王翦听了,却是一跳而起:莫非中了李牧李代桃僵之计了?

他想起了太子丹进驻代北的燕军。

自从燕赵击退匈奴进犯之后,从各地斥候传来的消息,虽然很少,但也知道,燕太子丹的大军一直驻扎的云中之地,并未离开赵境。

燕赵为盟国,如果李牧要调兵南下增援,肯定不会轻易让秦国得了城邑土地。很有可能将代北之地转送给燕国,或者请燕军代守。

要说李牧三次调军,都是为了引诱秦军进攻的诱兵之计,打死王翦也不会相信李牧会这么无聊和弱智。

这里面定有阴谋。

如果说李牧这第一次出动,乃是假调动,等的就是自己出兵,然后全军而回,一是要向自己示威,二则是为了后面的两次调兵作掩护。然后利用后面两次调兵,将广武城的赵军撤下去,换上燕军前来据守广武城,那一切都可以说的通了。

看来还真有可能呀

王翦并不知道燕赵有割让代北两郡之事,所以,对于燕军如此大公无私的帮助赵国,王翦都不知道,燕太子丹是咋想的

燕太子丹咋想的,并不重要,关键是李牧要走了,那才是糟糕的很。

自己的主要任务就是拖住李牧,这要让李牧溜了,那可丢了人了。

王翦想到此处,当即急招众将,传令全军,明日大军出动,直逼广武城下。

王翦想的没错,如今进驻广武城据守的,乃是七万余燕军将士,只是旗号仍然打的是赵军旗号罢了。

太子丹和范增、秦毅等人站在城上,看秦军滚滚而来,范增抚须笑道:“王翦果然聪明,大军前来,当是知道李将军已经撤走了。”

秦毅身披甲胄,手按宝剑,看着不断涌过来的秦军,毫不在意的说道:“聪明又能如何?如今李将军已走,我军占据城池形势,秦军不敢越过城池而去,只好攻我坚城,我军足足七万之数,只要牢守不攻,王翦又能秦奈我何!”

燕太子丹笑道:“也好,也让王翦常常李将军被他拖住的味道!”

“只可惜,这里地势不阔,都是山岭,我部下精骑用不得,如地势再宽阔些,我精骑绕袭其后,只怕王翦在城下也立脚不住!”

范增道:“此城就交给臣与秦将军好了,势让王翦不得前行一步。太子可领骑兵自去,接掌云中和雁门两郡诸事。”

秦军来在城下,离城五里之外,扎下大营。当即前锋军出阵挑战,范增乃是老滑头,那肯让王翦如意,当即吩咐燕军各部,好生在城中休养操训,只要秦军不大举攻城,燕军绝不出动,只要把秦军吸引在坚城之下,那就是胜利。

王翦见对面敌军不动,只得挥军攻城。

广武城虽然不大,但总比临时修筑的营垒好的多了,城内粮草又足,兵力又多,根本就不在乎,秦军攻城一日,不过丢下千数级罢了,根本是毫无进展。

而燕军的精骑,还时不时冲出城来,私下骚扰秦军,免得让秦军挖掘沟壕,反而把燕军困起来。

双方斗智斗力,秦军大力进攻,燕军依城固守,丝毫不给秦军机会,至于太子丹,则带着李瑛,在雁门云中两地,接收各地城邑。

更多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