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 君臣(2 / 2)

斩秦 轻杖胜马一壶醋 5097 字 2019-09-28

秦王政问道:“调巴蜀之军可乎?”

王翦回奏:“巴蜀之军,甚少征战,多用之戍守输运,莫如内史、上郡、北地之卒。”

秦王政点点头,道:“就如卿所奏。”

“此次征伐,寡人欲卿以上将军统之,姚贾、贾遗两卿,随行监军出使诸侯,和战之事尽付卿一并决之。”

秦王政将前方大权,尽皆赋予王翦,王翦慨然应诺曰:“大王信重如此,臣粉身碎骨不足报也!”

秦王政起身,手抚王翦之背,轻声道:“寡人知卿大才且忠,以此事付卿者,欲卿报燕人欺寡人之恨也!”

“卿子王贲,亦是良将,寡人调其为太原守,卿父子一同努力。”

王翦再三谢过,这才辞了出去。

君臣定下大计,次日秦王政颁召,发上郡、内史兵二十万到太原,以王翦为大将,姚贾、贾遗为监军伐燕。

同时,派李斯和甘罗出使韩魏两国。

李斯这几年屡次出使,韩国君臣和他都不陌生。刚进韩国之境,韩王安就已经知晓,对相国张平道:“李斯为秦王宠任,跃而为廷尉,高居列卿,寡人事秦素谨,其又来何意?”

张平其先累世为相,乃韩国之世家之族,虽不过四十,却是早已高举相位。张平为人,宽厚恭谨,韩王安甚是信之,郦生到韩,除了拜见韩王安,和张平交往颇深,这中间除了张平为相之外,更主要的是太子丹曾暗地里吩咐,倒是韩相张平长子张良,虽年纪不大,但日后前程不可限量,让郦生多多与张家交往。

郦生口才便给,言语诙谐,张平也甚是喜之,只是对于郦生所说盟和之事,只是唯唯而已。

如今听韩王安问起来意,张平不由苦笑道:“大王何必问也,定是为燕国使臣之事。”

韩王安听了,面皮不由一红,道:“寡人为诸侯,秦有大事,寡人亲朝咸阳,如同郡县,不可谓不恭。诸侯使者往来,原本常事,李斯为此而来,岂非小题大做乎。”

这话张平却是不好答。没错,秦国为此派使者前来,如果是兴师问罪,那当然是大题小做。

不过李斯还没到,怎么就知道他是来兴师问罪的呢?还不是心虚么!

当日郦生来时,张平曾对韩王安进言:“韩处中原,为腹心之地,郦生前来盟韩者,以韩可为秦之害也。”

“然韩地阔不过一郡,丁口数十万,秦三面围之,近且强,燕处东北,远且弱,舍近强而亲远弱,非自保之计也!”

“只是秦留韩不攻,非亲韩也……”张平的意思是,秦国现在不攻韩,是因为要留着韩国挡住楚国,免得北上大战,后面为楚国所趁,一旦秦军攻破了赵国,将来有余力要对付楚国的时候,那第一个要收拾的,就是韩国。

所以,韩国现在就亲近燕国而与秦国相抗,那是找死,如果紧紧靠着秦国,与诸侯作对,一旦秦人腾出手来,韩国也好受不了,所以当时张平建议韩王安,低调接待燕使,大王明着见见就算了,至于什么更多的,不要谈。而暗地里则多送金玉给郦生,结好郦生,一旦韩国有变,需要燕国相助,这也是一条路。

韩王安当时答应的挺痛快。可当郦生到了,送上燕王的礼物,这郦生舌绽莲花,哄的韩王安甚是高兴,多次大宴郦生。

而郦生在这一段时间,更是游走于韩国大臣之间,往来游说诸大臣,道是秦国狼子野心,欲平诸侯为郡县,燕与共和诸侯,一统举兵抗之。

如今韩国的大臣,都是知道大势南挽,郦生礼物多多,见面自是好的,至于韩燕合兵之议,还真没什么人放在心上。

不过说的多了,韩王安还真是曾经动过心思,要是燕国当真能连结诸侯大兵,齐力攻秦,那韩国如能恢复旧土,转弱为强该有多好。

只是也就是动动心思想想罢了,要粮没多少,要兵不过几万,还想和秦打,那不是找死么!

倒是张平之子张良,却和郦生颇为说的来,此子别看年纪还幼,齿白唇红,长得清清秀秀的,却是慷慨激昂,甚有大志,屡屡劝其父交好燕国,以为后计。只是张平以其年幼,不以为意罢了。

见韩王安听李斯之来就心虚如此,张平只得劝道:“大王何必为意也,李斯之来,不过言秦韩之和罢了。以臣所料,秦当与燕有战,断不会以小事责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