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替罪羊(2 / 2)

斩秦 轻杖胜马一壶醋 6919 字 2019-09-28

姚贾听这两位又把自己端了出来,躲是躲不过去了,心里一阵发苦,只得硬着头皮道:“以臣愚见,只能增兵伐燕!”

昌平君看着姚贾道:“即使如此,需增兵多少?增兵之后,果真可破燕么?”

燕军守卫广武城,堵住要道,前面攻城,并没有什么好办法,即便再多十万兵,燕军亦可随时增援,要说一定能破燕,这话姚贾可不敢说。

“增兵伐燕,仍是要各郡抽调将士,各处输运粮草,只怕此事非易。”昌平君继续道。

“非止秦燕之间,乃事涉诸侯各国,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可不慎,大王莫如容臣等详细斟酌,再行奏。”李斯也接着补充,但显而易见,是不赞成增兵之策。

秦王政虽然生气,也知道此乃大事,非一时可决,点点头,令众人退去细思。

待转回后殿,秦王政越想越怒,终于忍不下去,遂传了蒙恬过来,询问蒙恬姚贾增兵之策到底如何。

蒙恬迟疑半晌,道:“雁门之地,秦燕各居险要,实非大举用兵之地。再增兵报复恐非其宜。”

“姚贾欲增兵者,攻燕乃其首谋,如今受辱于燕,骑虎难下,增兵之策只得强行为之罢了。”

秦王政恨恨不已,道:“不增兵击燕,难道就容燕丹猖狂不成?”

蒙恬想了想道:“臣听闻此事,也曾细思燕丹之意。”

“燕丹敢如此狂悖,乃是自知雁门易守难攻,我军虽众,却不能轻胜。故意作态以树其名于诸侯。况姚贾出使,定有盟燕取赵之说,彼既知我之谋,亦以此制我。”

“我军仍如前议,移兵攻赵,则受其辱,成其名,不攻赵,则我谋已破,与其无损,亦壮其名。”

“但如增兵大战,河东太原等地,原以和赵之战,丁壮多丧,非续调关中兵马不可。”

“关中之地,乃我大秦根本,粮草所出,半数在此,前已征调二十万大军,再行增兵,虽并非无丁可征,但如今耕种在即,必坏农事。”

“雁门险要,燕将据守不战,欲求速胜,实不可得,旷日持久,则伤我国力根本,我军纵然大胜,而雁门之地于燕,则是可有可无,并无大碍。况胜不可骤得乎?”

“此进退两难,大王还需慎重。”

秦王政亲政数年,这些政务了然于心,听蒙恬这样说,秦王政默然良久方道:“此事卿且详思,看有无解脱之道。”

李斯对于攻燕赵之事,原本就不同意,只是当时争之不胜,见如今姚贾之谋难行,遂趁机指责姚贾出使辱国,实为罪人。

至于对敌之道,李斯建议:如今既进退失据,莫如暂不进不退。王翦之军就在雁门,增兵不易,退兵不可,虽无法攻入雁门,可毕竟压在雁门边境,并没落了下风,莫如就和燕军对峙于此,时而攻之,以示诸侯秦怒燕之意。将来哪怕小有所得,亦可趁机收兵,转而攻赵或韩魏等国。

此事在咸阳传开,加有些朝臣暗中授意,在咸阳的诸侯宾客,多有秦王政,道是姚贾出使燕国,大送金玉于燕国群臣,以国家之金,而为自己之交,不能忠心王事,反被燕国所辱,当罪之。

更有人翻出旧账,道姚贾原本是魏国监门吏子,素来无行,在赵为人所轻,不能容于诸侯方仓皇入秦,此次使燕,也是因姚贾为人所不耻,才导致被辱,大丢秦国脸面。

这些,秦王政初时不置可否,但抨击姚贾的多了,想到其既为首谋,如今竟无一策可挽回局面,对其也是有些失望,不免有些疏远。

姚贾心中惴惴不安,遂自辩,中一味道燕国无礼,丝毫不言自己之误。秦王政见姚贾竟无一句自责之语,对于姚贾,也是渐生不满。

昌平君熊启身为右相,知道秦王政年轻气盛,生怕秦王政一怒之下,当真大举兴兵攻燕,遂私下劝谏秦王政还是冷静为,对于增兵雁门之事,更是极力反对。

以昌平君之意,最是尽数调回王翦大军,让诸郡少了输运之役,休养生息一年,那时大军仍是出井陉。

井陉之东,乃千里平川,并无雄关,秦军先破赵,后攻燕,总胜于和燕国纠缠于山谷峻岭之间。

秦王政反复掂量,总是难于抉择,又问起姚贾之事。

昌平君自幼长在秦国,乃楚系宗亲一脉的领袖,和军功之臣走的更近,对于山东游士,如茅焦、贾遗、姚贾以及诸多齐国之客,本就甚是不喜,尤其是茅焦等人,都是一言而得大王之宠,骤然登高位。如今见大王问起,昌平君道:“诸游士今日在秦,他日在赵,原本是图利幸进,少有真才,故有辱国之事。此当罪之。”

昌平君如此说,朝臣当中,更有人持续弹劾姚贾,秦王政斟酌再三,想姚贾之谋不善归不善,要说其不能忠心王事,只怕也是过了。于是明诏朝中,罢姚贾太中大夫之职,弃而不用。

至于战事,秦王政采李斯之议,既不能立刻退兵甘心情愿的忍了这口气,成为诸侯的笑柄,更不能大举增兵,中了燕国疲敌之计。只能暂时维持前线战事,再相机行事。

于是秦王政发明诏,对燕国无礼大加斥责,扬言要大举增兵雁门击燕,实际不过是征兆了万余丁壮,输运粮草到王翦军中,并私下发令给王翦:先行僵持,二十万大军相机行事即可,总要胜果为,不可拘泥于定策。

王翦得此旨意心中大定,先是雷声大,雨点小的轰轰烈烈的攻了几次城,然后继续转入对峙,准备相机移兵。

不过王翦是耐心对峙,但秦毅却是不甘寂寞。见秦军大都固守营垒不再攻城,燕军反倒活跃起来,不断派出小股精兵骚扰偷袭秦军营垒,虽然没给秦军造成什么损失,却也然秦军恼火的很。

一旦秦军大军来攻,燕军马就立刻收缩回城,丝毫不给秦军机会。

消息传回蓟城,太子丹呵呵大笑,道:“秦毅不愧是名将之后!”

说是这样说,太子丹仍是发给秦毅,道是决不可大意轻敌,王翦多谋敢战,还是以牢牢守城,堵住秦军大路为主,并争取将王翦大军拖在雁门。秦毅这里,但是兵甲、粮草有所需,一概全数供之。

同时告知秦毅,南面尉缭那里正在准备,将有大动,自己料理完蓟城之事,很快就要南下武阳,主持南线战事。

太子丹滞留蓟城,还真为了朝中政事脱不开身,毕竟占据险要的朝中重臣,大多是太子心腹之人,逐项政策太子定了,自有范增总体督办,各大臣分头负责实行,太子丹自己,并没有非管不可的事情。之所以不去武阳,一来是时机不到,二来则是因为武阳夫人李瑛和平刚夫人赢玉,先后各生下了一个公子。

政务顺心,国势渐强,又添了两个孙子,燕王喜欢喜的了不得,对两位夫人,很是赏了不少的财物,并大摆酒宴,连连庆贺,赐李瑛所生之子名嘉,赢玉所生之子名成。

直到两个孙子都过了满月,天气渐暖,燕王喜才让太子丹带了两位夫人和孩子们去往武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