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 远虑(2 / 2)

斩秦 轻杖胜马一壶醋 5824 字 2019-09-28

公子元和李瑛也很是亲近。李瑛甚至想过,要是自己无所出,那将来这公子元身为长子,承继大位也是理所应当的。

只是如今自己生下了公子佳。

虽说当初论亲之时,曾有为嫡夫人一说,嫁来之后,封武阳夫人,位也在赢玉的平刚夫人之,可看起来,太子丹眼里,并没有那么多的嫡庶之分。

李瑛博览群,从古至今,公子争位的事情,不胜枚举。

李瑛从心里不希望看到公子佳兄弟有一天会出现兄弟阖墙的局面。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只有自己后宫当中地位稳固,那将来儿子以嫡子之身继位才有可能顺理成章。

看看赵国就知道了,公子嘉远在赵王迁之,可就因为赵倡后宠于赵王偃,这王位就落在了赵王迁的手里,而公子嘉却是被远逐在外。

以赢玉的为人,倒未必与自己相争。

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谁知道将来太子丹会不会还有喜爱其他女子呢。

况且等公子佳长成,那已是二十年后,自己也就年老色衰了,单凭美貌怎么还能期望能得君王之宠呢?

幸好自己不仅是美貌。

自己能帮太子丹做的,还有很多,将来即使美貌不再,那也要让太子丹始终舍不得放弃自己才对。

况且以太子丹的志气,也不是迷恋美色之人。

自己作为嫡夫人,首要的就是打点好后宫的一切,让后宫当中井井有条,决不能因争宠夺位之事闹得乌烟瘴气。一个相处和美的后宫,肯定更能牵住太子之心。

即便是公子元兄弟将来有可能是公子佳的一个障碍,那也要善待笼络之,要让太子丹明白自己皆以国事为重,乃是后宫不可或缺之主。

还有这羽林幼营,既然其后牵扯甚大,要是能把这羽林幼营搞的好了,不但可以拢住其身后的各方势力,更能为太子丹的大业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

太子要争霸天下,必然要做人所不能做,礼贤下士,广纳贤才当然要,但仅此可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不断的培养自己的嫡系人马。

羽林幼营,本就是世家子弟,才智见识比起常人本就多些,如能择贤才教导,再加一些历练,那大部分都是可造之材。

这些少年这么早就跟在太子身边,那对于太子的志向和做法,总要比外人更能理解的透彻,也更忠心可靠。

自己掌管幼营,那也是师生之谊呀!

有这份渊源在,再加自己以后的着力提携,投桃报李,将来他们对于公子佳想必也会更亲近些。

不必做的太过分,只要营造出大势,公子佳的发展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

所以,李瑛建议太子丹,这羽林幼营当初规制太简,须当完善。

当初羽林幼营,乃是为宗室子弟所设,最小的十三岁,最大的十六岁。因为来的集中,这些人都是混在一起操训讲授。

如今这营中,有的已经待了两年之久,有的则是刚被送来,再要混合操训讲授,大小都不适应。所以李瑛建议,当以年分班,每年新到的独立成班,分别授课。

这第一年,应以文字和操训为主,到了第二年,应该增加内容,除了经史礼仪和射御之外,还当增加律令之课。

同时目前的诸子百家之学,也都不固定,都是随机延请,应当将兵法、算、农、作等学内容,都要固定下来,最好能定下专人讲授,一来熟能生巧,二来也会有章可循,不至于出现偏差。

当然延请大贤讲授,也必不可少,可作为补充,开阔眼界。

太子丹一听,按照李瑛这么想,那还真有点学校的味道了。

不过太子丹告诉李瑛,这射御部分,也要改一下,如今自己夺了草原,将多操练精骑,这些子弟,骑射是一定要的,还要增加些技击搏杀之术,就算武功不一定出众,起码也能强身健体。

另外,也可以考虑一些阵亡的低级将佐子弟,家境或许不佳,可从十岁就特召其入营,官给食宿之用,前面两年,按官学之课教之,后面并入羽林幼营。这些人,都是功臣之后,官给照顾,也能让亡故的功臣在泉下心安。

只是这些人年纪更小,麻烦事多些。

李瑛微笑道:“殿下考虑的当真周全,如此一来,亦是鼓舞军心士气,臣妾才不怕麻烦!”

“只是这样改起来,可是要用人。”

太子丹道:“专职教之,就不能白用,当以郎官待之,可比照俸禄给之,百石、三百石、五百石的,卿定之即可,就从府中支取,需用何人,看宾客当中可用的,调去就是。韩卿那里,也请推荐些。”

李瑛答应了,想想自己执掌后宫,日后事多,总要先有一个副手,可代自己行事。所以先自琢磨,谁能当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