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卷:金蒙之战之第三章:皇帝万寿(二)(2 / 2)

明帝 长风 3357 字 2019-09-28

唯一地办法就是制造矛盾,额璘臣与白彦的矛盾很好处理,一个顺义王的名位足以让额璘臣心动。跟白彦闹翻只是迟早的事情。但是白彦和苏布地之间地矛盾可就难办了。这里面还有后金的因素在里面,靠挑唆和潜移默化的影响时间上也太慢了。效果也不一定好,唯一地办法就是暗中挑起事端了。

蒙古族维系和加强两个部族地关系地办法通长就是联姻,这种非常古老的方法却是极其有效地,像皇太极现在后宫的几个宠信的福晋还有为数不少低级妃嫔几乎都是蒙古女子,后金也正是通过联姻的手段一步一步的加强自己与蒙古之间的关系,并且不断的将蒙古部落收服。

要破坏白彦和苏布地之间的关系有两种,一是让苏布地的人跟白彦的仇人联姻,第二就是破坏白彦和苏布地两部之间的联姻,并且使得两部反目成仇,

办法操作起来都有相当大的困难,机会也是可遇不可

而别的办法相对来说要更难的多,一旦操作失当,很容易会引起两部的警觉,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一场大战之后,蒙古几大势力的人口锐减,不但是本部内结婚者 多,部与部之间也是联姻不断,而且为了恢复实力,各部汗王或者首领都在鼓励生育,而蒙古贵族之间联姻的频率也增加了许多,尤其是在战争中失去丈夫的遗孀有很多,这些女子自然不会像汉人妇人那样,会一辈子为死去的丈夫守节,他们都会再嫁,只要没有直系血源的男人都是可以娶这样的女子,因此说大明若从两部联姻这一方面着手,还是有一定机会的。

而在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契机之前,朱影龙要做到是一方面拖住后金再一次发动对察哈尔蒙古征伐的时间,另外一方面要督促林丹汗整军备战,还有尽量的让更少的蒙古部落参与到两方的大战中,或者保持中立,尤其是苏布地和白彦,后金出兵察哈尔蒙古,他们两个对林丹汗恨之入骨,肯定是落井下石,狠狠的踩上一脚的。

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大明这一次注定要扮演一个不光彩的角 色!

有些事情都不可能想做就做的,虽然现在已经定下要对蒙古“立 威”的计划,而且是拿那个白彦台吉开刀,而且必须在后金发动对察哈尔蒙古战争之前,时间虽然紧迫,但计划只能一步一步的来,没有十分的把握,朱影龙是不会进行这个计划的,他甚至想把这个计划延后。

为此朱影龙做了两手准备,第一手就是如果“立威”的计划可以施行,且可震慑蒙古各部,不让其投向后金的怀抱,那么就需要拖住后金发动战争的步伐,不过这样一来,大明将会提前介入蒙古与后金的战 争,还有可能引发全面的大战,当然只要不在大明国土上打,全当是实战练兵,这一点到不怕,第二手呢,“立威”计划不能施行之时,就要迫使林丹汗认清形势,还要后金与林丹汗大战的时候,白彦和苏布地两部保持中立,但是这样朱影龙就非常担心林丹汗的战斗力了,在没有任何援军之下,林丹汗会不会像历史上的那样,败走青海呢?

这两手让朱影龙头疼不已,换做是以前的天启帝,蒙古和后金他们狗咬狗好了,关大明什么事情?何须如此烦恼?

但是这场战争关系到蒙古是否走向衰落,而后金能否征服漠南蒙 古,成为关外第一强国的野心,朱影龙又怎么会允许后金变得越来越强大呢?

也许并非“破坏联姻”这一条方向,苏布地向明,白彦则向后金,如果从这两条关系入手,会不会拉大两部的分歧裂痕,最终导致两部决裂的呢,而这样的结果对大明更为有利,那就是苏布地以后就更加依靠大明了。

“哎呀,朕怎么这么笨呀,可以双管齐下嘛!”朱影龙暗责一声 道。

于是他下诏令让刘宗周和周文元一同前来御书房,给两人下达了命令,一是,全面破坏苏布地部与白彦部接下来联姻,能破坏多少就破坏多少,但重点在一些比较重要的人物身上,比如部落的头领的子女身 上,尽量的把祸水引到林丹汗的身上,加重他们之间的对立对大明来说只有好处,第二,全面拉拢苏布地和额璘臣部,从政治到军事,经济上的大范围的合作,逐步的疏远白彦,令其对苏布地产生嫌隙,直到将这两部都绑在大明的战车上;第三鼓励移民,不管是大民移民蒙古还是蒙古移民大明外交部都在今后相当一段长的时间内开绿灯,同时引导更多的商人去这两部贸易,孤立白彦部。

这三条命令的发布和实施对蒙古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特别是第三条,虽然暂时只是对鄂尔多斯蒙古和原兀哈良三卫蒙古开放,但民族融合的趋势因此而形成,一些小的部落既不满与林丹汗的残暴统治,又不愿与后金有任何瓜葛,最好的办法就是托庇与大明,移民政策的放 开,这些小部落欣喜若狂,同时也让额璘臣和苏布地的实力有所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