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卷:盛世大明(终卷)第八章:九·一八(一)(2 / 2)

明帝 长风 3498 字 2019-09-28

天草四郎,他原本的苗字应该是益田,乃是小西行长的家臣益田好次之子。本名益田时贞,父亲益田好次是小西行长的家臣。后来时贞被过继给天草甚兵卫,改名为天草时贞。天草自小聪颖过人,有神童之称,且外表俊秀。有一位相士曾对天草说:“阁下面相尊贵,本应掌握天下,只可惜生在德川时代,难成大事。”

关原合战后小西行长被斩首,领地遭改易,家臣们纷纷四散成为浪人,据说四郎时贞从小就居住在长崎港,虔诚地信奉天主教,并向旅居日本的荷兰人学习过西洋医术----所谓神通广大,能活死人,肉白骨,大概不是完全的空穴来风吧。

且说板仓重昌来到岛原城中,集合了包括松仓胜家、锅岛胜茂、有马丰氏等周边诸侯,集合兵马,向原城发起了猛烈进攻。重昌一开始并没有把起义放在眼里,认为那些作乱的农民无拳无勇,根本不懂打仗,如何会是幕府军的对手?然而一连发起两次总攻都未能得手,己方反而损失惨重,重昌不禁涔涔汗下,意识到原城中定有深通兵法之人存在。

北九州地区乃是天主教传播的中心区域,战国后期有大量平民甚至武士都皈依了天主教,这些人在“大殉教”后都被迫潜伏了下来,趁着这次动乱再度抬头。因此固守原城的并非仅仅数万农民,其中也掺杂了很多信奉天主教的浪人----四郎时贞首先是这些浪人们的领袖而这个肥前、肥后两国跟萨摩国却是紧密相连,如此爆发了大规模的起义战事,幕府就算有军队也顾不上他了,而且这个时候自己领地也出现了不稳的现象,形势急转直下,迫使萨摩岛津向大明低头,开始和平谈判!

和谈对萨摩岛津来说更加是一种煎熬,每达成一条协议,萨摩自身的损失就加重一分,就好像看着比人从自己身上剜肉一般,清楚的看到那锋利的刀落下在提起,刀刀见血,寸寸到肉。

经过两个多月的谈判,大明与萨摩岛津终于达成最终的和平协议,并通过日本幕府同意正是签署,史称《鹿儿岛条约》。

鹿儿岛条约包括如下内容:

大明立刻停止对萨摩岛津的一切军事行动;萨摩岛津公开澄清琉球归属大明的事实,并且日本幕府承认大明是其宗主国,不过这一条日本幕府开始不承认,但是后来为了得到大明军事上的援助,而解决国内岛原、天草之乱,因此达成了一个秘密协定,没有对外公开。

日本萨摩藩割让吐噶剌列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给大明,这些岛屿日后将属于大明琉球行省,大明将派军队进行驻守。

萨摩藩赔偿大明军费二百万两白银;另商船的损失以及船员的伤亡失踪萨摩藩也要做出相应的赔偿,并郑重向大明道歉萨摩藩开放鹿儿岛郡、川内为商埠,同时日本幕府也答应对大明开放长崎、福冈、日南、宫崎等九州岛中南部数个港口为商埠,并在鹿儿岛设立租界,租界区域内立法行政以及安全都将有大明负责,租界之民并享有外交豁免之权。

允许大明商人人在日本通商口岸设立领事官和工厂及输入各种机器,并且还享受低额的税收,彼此的最惠国待遇;

日本国不得逮捕为大明军队服务的人员;

吐噶剌列岛内日本国居民,两年之内任便变卖产业搬出界外,逾期未迁者,将被视为大明公民。

条约批准后两个月内,两国派员赴鹿儿岛办理移交手续。

因为条约在萨摩藩的鹿儿岛签订的,所以这份合约理所当然的就被称之为《鹿儿岛条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