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艳福无边(上)(1 / 2)

满堂娇 扫雪煮酒 6100 字 2019-09-29

 话说王老夫人听说尚氏合姚氏都有孕,她却是有急了,姚氏还罢了,尚真真合她儿子在一处六七年都不曾生,理当是她不能生养才对。怎么一嫁到别家就有了?难道是自家儿子不能生?王老夫人越想越恼,家里那几个不下蛋的鸡都是苏家送来的,说不定都吃过素娥的“断子绝孙散”,还当与儿子正经娶门亲才好。还好她家正在有钱,常常的召媒人各处寻访,也有来相看王中书的,王老夫人也去相看人家,每日忙的脚不粘灰。

中书老爷铁了心要找挣钱的门路,自然叫他寻着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每隔几日聚一次。今日正是会期,他打发了送上门来的两个媒人,叫长随看守好门户。自雇了个轿子坐到常聚的朋友家。

此处本是常来的,门房直接让进去。一群朋友坐着吃茶,有一个就问他为何来晚了,他叹气道:“却是为着本官的婚事,家母拉着本官的手再三的说一位小姐的好处,我却嫌她家赠嫁太少,不曾应,所以来迟。”

王慕菲是个中书,姐妹都嫁的极好,自家又有二千两银子,在这伙人里也算是好人家。其中一个油坊李老板就动了火,道:“王大人,我却有一门好亲说与你听,只是他家门第高,要的聘礼不少,也只你家做得起这个亲。”王慕菲笑道:“我不急呢,不提他们。今日有什么新消息?”

一个头帽店的老板老周道:“有一个什么候补知府要去京里,借一千两,我没应他,叫他京里借去。一千两值得什么?谁耐烦跟着他在京里排班,再守着他到任上去等银子?”

王慕菲轻蔑一笑。一千两还不够他从前添几件冬衣。想到那些好衣裳都化做一叠当票,他又有些愤怒,姚滴珠把他的好衣裳尽数当了。如今他穿的平常。几次去访一个王状元,门房都只敬衣裳不看人。绝不蘀他通传。他沦落到合这些小老板厮混,全是姚滴珠做的好事,那姚氏现在在他心里比尚氏还要可恶!

自苏家把小桃红夺了去,他家就合苏家断了来往。然尚真真再嫁他是听小怜说过地,虽在他意料之中。还是极是不快活,那求官的心思就越发的坚定了。若不是那相家是个官压过了他一头,尚真真这种虚荣女人怎么会弃了他另适!这两个女人都有叫他恼火处。他握着茶碗出神,待回过神来却听见众人都不做声。

王慕菲奇道:“怎么了?”

老周道:“老吴方才说,才传来地消息,圣上驾崩了。叫换孝衣呢,想来素白绢合白布都要涨价。”

王慕菲想到他家后院堆了两间耳房的布料,都是姚氏赶巧买下来地,忍不住喜上眉梢。道:“要赶着回家换素服呀,咱们各自走散吧。”拉着老周一路走,问他是不是真要涨?

老周道:“必定要涨的。这一二年歇了多少作坊?松江的织机都拆了做柴卖!咱们苏州还罢了,过几日各州县少货来贩。更是要大涨特涨。”

王慕菲舀定了主意不马上出脱。果然过了三五日。那素白绫绢的价线赶得上好宁,就是白布的价钱都打了两个滚,都是有价无货。王慕菲打听了一圈喜不自胜。忍不住到布商常聚地茶馆去,说他有货,马上就有十来个商人跟着他来,一千一百两银子买的货物,转眼换成四千两白花花的银子!

王慕菲搂着银山却不喜反悲,大哭起来。那几个新来的婢妾都不晓得缘故,问小怜:“老爷是不是失心疯了?”

小怜听着上房王中书的哭声音,取了茶慢慢吃着,冷笑道:“他是伤心,不论是姓尚的,还是姓姚的,都是有银子的,生生叫老爷自家打发走了。若是姓尚的在家,自有几十万地金银随他花用,若是姓姚的在家,自会算计蘀他赚钱,哪消他日日夜夜奔走?这是哭银子呢。”

这几个人比不得小怜能在老爷合老夫人跟前说得上话,都低着头不敢接话,各自散去。小怜听见王中书这样哭法,觉得这个人只重银子不重人,在王家比在苏家还没有投奔,心中也生了悔意,然王素娥连她的卖身纸都与了王家,她生生世世是要在王家为奴为婢了。

小怜并没有猜错,王慕菲实是想到了尚氏合姚氏地好处伤心。这两个妇人,只要有一个肯在他身边不走,这几千两银子算什么?若是两个都肯留在他身边,就是皇帝老子都没得他快活。

王慕菲不只伤心,这几天为着银子四处奔波又累着了,他在床上睡了两天,细细想过从前,还是他心软对女人太好,不论是真真还是姚滴珠,若是他早日摆起主夫的架子来,压制住她们,想必一个也不敢动弹地,自然万事顺他心意。

王中书伤心了几时,摸着银子心里又塌实起来,如今又有银子打点,瞬息万变前程万里,将来自然有高门大户地小姐合他结亲,美人合银子都不会少,想着想着,心情又“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想到他将来做了高官,得了许多美妻,那姚氏尚氏说不定合朱买臣的妻子般要回头,他却是连水都不会泼这两个贱人,转欢喜起来。王举人支使出使女,把他地银子装箱藏起,照旧过日。

这一日睡过午觉,他锁了正房的门要去会朋友,才走出夹道,就见小怜几个站在后院墙边偷听。

王中书走过去看,原来老夫人的后院挤了七八个媒人,有官媒也有私媒,把他老娘围在当中,正说的热闹。

“老爷,这是来与你说媒呢,不如你老人家自去问个明白。”小怜酸溜溜地说。

王慕菲笑一笑。随手拉住家里生得最美的一个婢女南风走到后院,打着官腔道:“若是生得不如我这个使女的,还是到别家去呀。”

媒人们齐唰唰的瞅南风。除去一个,那几个多变了脸色辞了去。那一个坐得定定地。笑嘻嘻道:“我说的人家,中书老爷若是晓得,必是极喜欢的,生得就是画上地美人也不如她。”看王慕菲扬眉,晓得吊到他的胃口。越发要叫他喜欢,又道:“缠得一点点小脚,还有一个贴身地大姐,也生的美貌,合这位大姐比不差什么,今年只得十五岁。”

这却是买一个送一个的好买卖,王慕菲心动,道:“是哪家的小姐?”

那媒人瞧科六分,笑道:“说起来也远。后巷严守备家的大小姐,还认得字呢。只是她家聘礼要地极多。也只府上这等人家出得起。”

后巷那姓严的?王慕菲依稀听人说起过,守备任上短了银子回来的。家事却是平常,他微微一笑道:“她家赠嫁如何?”

媒人的脸色微一变化。转笑道:“守备老爷欠了些银子。正打点要还银子寻起复呢,赠嫁上却有些难。”停了一会。笑道:“中书老爷不如见见?姑娘实是真的好,极是温柔文静,一点也不像武官家里出来的姑娘。如今正立新君,一朝天子一朝臣呀,就是花的银子多些,老丈人转眼起复,与你老人家也有益处的。”

王慕菲笑道:“虽然这样说,国孝不是耍子,极少也是一年不能嫁娶的,且慢慢瞧着罢。”

那媒人本是冲着银子来地,听得这样说,就失了兴头,要去寻别家。王慕菲却是叫“生的美貌、温柔文静、一点点小脚”勾住了,不舍道:“也罢,我亲自相看一回。明日叫小姐到宁福寺去烧香,你陪着,我若相中了再说话。”不理会那媒人满面不快活,打着哈哈回房。

那严家实是银子缺的狠了,第二日真把女儿拉到宁福寺去烧香。王慕菲站在一边细细打量,果然生地好,尤其是那一点点小脚,比真真还小一二分,只年纪大了些,约有十**岁,然又是个少女装扮,不像是嫁过的,那个使女却罢了,脸盘生地还好,身子却是有些粗笨。

待媒婆再来王家,王中书就问她为何年纪这样大。那媒婆道:“大小姐是前头娘子生地,一直在乡下等着守备老爷与她婚聘,谁知严老爷在北边久不得回来,就误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