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除夕夜的彩头(中)(2 / 2)

这一个多月以来,林黛玉和贾探春住在一起,倒是通过与后者的相处,对贾环有了一定的了解,没想到这位气质沉稳,身上散发着淡淡书卷气的环表弟,以前竟然如此顽劣不堪,结果受了一次伤后却变了个人似的,不仅会吟诗作画,为人处事也极为厉害,前不久借着教训守门的领班,连梢带打,不仅起到杀鸡儆猴的效果,还破了自身的困局,着实令人叹为观止。</p>

林黛玉正琢磨着,那边贾探春和贾宝玉都先后写好了,将诗作交到贾政面前,而贾迎春和贾惜春这时也站了起来,显然也想好了。</p>

林黛玉却不急,安静地磕着瓜籽,其实以她的敏捷才思,早就有了腹稿,只是性格孤高的她不屑争这个先罢了,再一看那边的贾环也在悠闲地喝着茶,不禁会心中一动,莫非这位竟成竹在胸?</p>

林黛玉虽然比较小性子,但是心窍玲珑,自然明白今晚这台戏的主角是贾宝玉,所以她并不打算抢风头,准备随便作一首中庸的咏梅诗就算了,但见到贾环这样子,却忽然又改变了主意。</p>

这时,贾迎春、贾惜春、贾琏等人也陆续陆续写完了,只剩下林黛玉和贾环二人。</p>

而尽管贾环近段时间的表现有点反常,但鉴于他过往的形象,所以即便他最后作不出来,大家也不会觉得奇怪,也不会在意,倒是林黛玉还没作出来,令大家颇为意外,贾宝玉甚至有点着急了,都禁不住要传小抄帮林妹妹一把。</p>

幸好,这时林黛玉终于移步到书案前,而与此同时,贾环也慢吞吞站了起来,行到另一桌书案前,两人就跟约好似的,贾宝玉见状有点吃味了,心想:“环儿这小子挺能装的,倒要看你写出什么歪诗来。”</p>

王熙凤盯着贾环,心中莫名生出有一丝不安,现在她是越来越看不懂贾环了,别的不说,就是收拾门房领班王禄升这一手就相当高明,这是碰巧?抑或真有如此高明的心智和手腕?这小子才七岁啊!</p>

念及此,王熙凤不禁又想到小年那天检查卫生,小雀儿倒茶弄湿了自己的靴子的事,结果自己回家换鞋子时恰巧碰到丈夫和鲍二媳妇偷情,这一切不会都是这小子的算计吧?</p>

瞬时间,王熙凤不禁后背阵阵发凉,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p>

王熙凤很快就否定了这个想法,打死她也不相信贾环有这种本事,毕竟这太过于妖孽了!</p>

确实,如果贾环不是读过《红楼梦》,预先知道贾琏和鲍二媳妇这一段故事,他即便再聪明也不可能设下这个局。</p>

这时,贾环和林黛玉两人终于先后写完了,将诗作交给了贾政,后者便开始点评起来。</p>

第一首是贾探春所作,只听贾政念道:绣针刺破纸糊窗,引透寒梅一线香。蝼蚁也知春色好,倒拖花片上东墙。</p>

贾政捋须微笑道:“还不错,就是立意差些。”</p>

贾探春这首诗一看就是出自闺阁女子之手,写得生动有趣,不过诗人写诗不仅要看遣词造句,还要看意景,还要看立意,这就是所谓的以诗言志也,所以贾探春这首小巧有余而立意不足,只能评中等。</p>

不过,八岁的贾探春能有这种水平,已经相当不错了,相信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其格局定能打开。</p>

这时,贾政又拿起贾宝玉写的诗,朗声吟道:“疏是枝条艳是花,春妆儿女竟奢华。闲厅曲槛无余雪,流水空山有落霞。幽梦冷随红袖笛,游仙香泛绛河槎。前身定是瑶台种,无复相疑色相差。”</p>

贾环一听,不得不感叹贾宝玉在这方面颇有才气,这首咏梅诗无论是遣词造句,还是立意都胜过贾探春那首一筹,不过呢,立意也有高低之分的,贾宝玉这首诗的脂粉气还是浓了点。</p>

“宝玉这首诗写得如何?”贾母见贾政迟迟不品评,便忍不住问道。</p>

贾政看了丰神俊逸的儿子贾宝玉一眼,轻咳一声道:“尚可,比三丫头那首强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