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崔彭孤身召陈王,十年君臣两相知(1 / 2)

 杨坚是高手,他走的每一步,都是精确的正招。</p>

要想将五位藩王一网打尽,就需要找一个冠冕堂皇,并且让他们无法拒绝的理由,让他们齐聚长安。</p>

千金公主和亲突厥,连老天都帮杨坚,这是国家大事,五藩王没有怀疑和推托的借口。</p>

杨坚以这个理由,光明正大地征召五王入朝。</p>

他老于政道,为五王的入朝做了软硬二手的准备,事实证明,他高看了宇文家族这五个藩王。</p>

陈王宇文纯的被召,证实了宇文皇族的日薄西山,天命该绝。</p>

他们再没有能力自救,只能顺天应命而已。</p>

崔彭作为征召使者,轻装简行,他只率领了二个仆人,为了不引起不必要的反抗,他并没有急于宣读诏书,而是假托有病,驻扎在城外的传舍。</p>

他派遣随从通知陈王纯说:“天子有诏书至王所,彭苦疾,不能强步,愿王降临之。”</p>

事出反常必有妖,陈王纯起了疑心。</p>

但这里是他的地盘,他并不惧怕崔彭兴风作浪,于是,陈王纯率领大队人马,呼啸而来。</p>

崔彭不慌不忙,一个人走出传舍,他看到陈王纯高坐马上,并没有下马的意思,知道不能实话实说,便撒了个谎对陈王纯说:“王可避人,将密有所道。”</p>

崔彭身怀朝廷密旨,确实有不足为外人道的顾虑。</p>

陈王纯挥手摒退左右,但他并未完全放下戒心,依然骑在马上,准备见势不妙,立即扯呼飞奔。</p>

崔彭赶紧祭出最关键的一击,他对陈王纯说:“将宣诏,王可下马。”</p>

这是一句正常但要命的话,因为按照礼仪,陈王纯不可能在马上接受朝廷诏旨。</p>

陈王纯只能下马,崔彭立即让手下将陈王纯按住。</p>

有了这个人质,崔彭第一次掌握了主动权。</p>

他厉声对陈王纯的左右说:“陈王有罪,征召入朝,左右不得辄动。”</p>

事起仓促,陈王纯的左右完全乱了方寸,当然也没有人敢拼着身家性命,公然和朝廷对抗。</p>

可惜偌大的护卫队伍,竟然连一个死士,智士都没有,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崔彭绝尘而去。</p>

其余四王的征召,更是波澜不惊。</p>

五藩王被一齐召到长安,象征着宇文氏的天下,一如这正逐渐飞扬的灰尘,随风飘散于帝国的空中,再留不下一丝痕迹。</p>

五王回朝的诏书,是一道催命的符。</p>

北周王朝,唯一的正臣颜之仪很清楚地知道,宇文皇族的丧钟已正式敲响。</p>

当杨坚向他索要天子符玺,想自己在诏书上盖章时,颜之仪再一次展示了他的风骨。</p>

他正气凛然地对杨坚说:“此天子之物,自有主者,宰相何故索之!”</p>

他这种决绝的不合作心态,彻底激怒了杨坚。</p>

他回想起矫诏辅政的那个夜晚,颜之仪拒绝在诏书上签署自己的名字。</p>

杨坚知道眼前这个人,无论如何不肯为己所用,在你死我活的权力斗争中,不能为自己所用,就更加不能让他为对手所用。</p>

杨坚真想杀一儆百。</p>

但摄于颜之仪的人望,再加上杨坚过于浅薄的根基,他不能开创诛杀北周大臣,尤其是忠臣直臣的先例,那将给他的夺权之路争添不可预测的风险。</p>

但他已经忍无可忍。</p>

颜之仪已经不适合再呆在长安的权力中心了,杨坚只好把颜之仪外放到西疆一个非常偏远的地方当郡守。</p>

杨坚在心中默默地对颜之仪,更像是对自己,诉说高远的志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