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万岁空负万岁名,李纲无愧刚正誉(1 / 2)

 史万岁自己选择了一个自寻死路的时间点。</p>

那时,杨坚刚从仁寿宫回到京城,正在如火如荼,极为紧张地进行废立太子之事。</p>

这个时候,任何的风吹草动,都会被杨坚无限放大,并赋予极强的政治含义。</p>

史万岁的动静闹得非常大。</p>

他和他的部下几百个人,聚集于朝堂之外,准备入朝伸冤。</p>

史万岁并没有约束他的这般兄弟,相反,他有意无意鼓动他们喧闹沸腾,想造势趁势,隐隐有要挟杨坚之间。</p>

于是,几百个人,人心激昂,甚至有人痛哭流涕,史万岁本来就是性情中人,见此情景,心中大觉有愧。</p>

因为这帮兄弟跟着自己出生入死,竟然连正常的功劳和赏赐都得不到。</p>

于是,他当着几百个兄弟的面,拍着自己的胸脯说:“吾今日为汝极言于上,事当决矣。”</p>

当此之时,史万岁已经打定主意,即使舍身成仁,也要替兄弟们争得他们应得的利益。</p>

但是,史万岁忽视了高居于朝堂之上的一双冰冷的眼睛。</p>

杨素将一切看在眼里,他本来并没有致史万岁于死地之心,但当此废立太子之际,他绝对不会让史万岁节外横生,破坏自己的大计。</p>

既然史万岁如此不识相,那就是他自寻绝路,怨不得他杨素了。</p>

杨素工于心计,老于世故,他抓住杨坚现在心无旁骛的缺点,只是轻飘飘地说了一句话,就将史万岁送进万劫不复的深渊。</p>

杨素说的话非常简单,当杨坚问史万岁在哪里时,杨素轻描淡写地说:“(史)万岁谒东宫矣。”</p>

其实,当时史万岁哪里都没去,就在朝堂之外。</p>

但杨素这句话杀人诛心,已将史万岁陷入必死之地。</p>

杨素知道现在杨坚一意要废立太子,而史万岁却明目张胆,朝见太子,这不是要和自己对着干吗?</p>

有了一个朝臣带头,就会带动一批朝臣和自己做对。</p>

杨坚心中浮现出在太子废立之事上,朝臣们的不合作态度,他觉得需要一把刀,去杀杀鸡,骇骇猴了。</p>

在这种极大的怨气和怒气之下,杨坚露出他冷酷和坚决的一面。</p>

更可惜的是,史万岁进一步点燃了杨坚的怒火,他在朝堂之上,直言将士有功,但却被朝廷冤枉。</p>

史万岁本来就是一介武夫,加上自认在理,说到痛心之处,词气愤厉,骨肉横飞。</p>

这摆明了就是一千古忠臣,但却深受朝廷的冤气。</p>

杨坚本来就一肚子火气,他想要借机打击史万岁,来给那些支持东宫的文臣武将一些颜色看看。</p>

现在,当他看到史万岁如此飞扬跋扈,目无君长,便再也压抑不住自己的怒火。</p>

杨坚下令,让左右的卫士,当场处死了史万岁。</p>

但杨坚毕竟不是嗜杀之人,他的目的只是警示,并非杀戮。</p>

杨坚醒悟过来,想赦免史万岁,但却为时晚矣。</p>

一代名将,竟然以如此一种不堪的方式,走完了自己的一生。</p>

由于史万岁死非其罪,为了以正视听,朝廷必须要正式下诏以贬斥他。</p>

杨坚在诏书之中说道:“至如(史)万岁,怀诈要功,便是国贼,朝宪难亏,不可再舍。”</p>

一代良将,敦煌戍卒,竟然以“国贼”之名,冤死于朝堂之上。</p>

这同时也意味着杨坚在和杨素的权力分割中,出现了失衡。</p>

杨坚,真的垂垂老矣。</p>

但他实在是一等一的帝王,他虽然老去,但他毕竟做了二十多年的皇帝。</p>

这个帝国,才是他最重要的孩子,他要让这个孩子茁壮成长,即使强如杨素,也不过是他的一颗棋子。</p>

他要让世人知道,他杨坚,才是这个帝国真正的主人。</p>

等待杨素的,又将是何种命运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