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五战五败如儿戏,一斩一恕立威名(1 / 2)

 杨玄挺和裴弘策戏剧性的五次战斗粉墨登场。</p>

第一战,双方甫一接触,还未动刀动枪,裴弘策立即撤军,留给杨玄挺无数的铠甲器械。</p>

杨玄挺笑纳。</p>

裴弘策退了三四里,见不到追兵,整顿兵马,重新布阵等待杨玄挺。</p>

杨玄挺非常有意思。</p>

他不着急追赶,也不怕对方的突袭,慢腾腾晃悠悠地率领人马,象赶赴一场盛宴。</p>

杨玄挺既不整兵,也不布阵,就象见了老朋友一样,就地坐下休息了很长时间。</p>

可能是看到天色太晚了,杨玄挺起身应应景,率领军队再一次向裴弘策进攻。</p>

平心而论,这并不是双方有着多高明的战术,也实在不象是二军生死交战。</p>

裴弘策的军队估计等待杨玄挺的时间过长,完全懈怠了,这一交战,裴弘策又立即撤退了。</p>

这样一个走,一个追,追追打打,连续打了五次,每次都是裴弘策失败撤退。</p>

说是在战斗,但却乏善可陈。</p>

在吊诡的五次接触之后,裴弘策发然发现,他自己八千精锐,竟然只剩下十几个心腹了。</p>

其余兵将,都跑到对面杨玄挺的部队中,成为对方的生力军了。</p>

前一刻都是自己的兵将,忽然之间已成对手。</p>

裴弘策有一种非常不真实的感觉,估计参与这五次战斗的兵将,同样有一种梦幻般的感觉。</p>

这似乎更象是一场双方心知肚明的表演。</p>

现在,表演完了,杨玄挺完全接收了裴弘策的八千精锐。</p>

这只是杨玄挺一个方面军的收获,综观杨玄感方面,并不是只收了这八千精兵。</p>

他本人在向东都洛阳的进军途中,力量也一天天强大,到东都城下之时,已经顺利接收了隋朝五万精锐之师。</p>

这都是久经点阵,全副武装的精兵,有了这五万精锐之后,杨玄感感到自己不再是黎阳督运时五午新兵蛋子的草包首领了。</p>

他已具备和杨广争一日之长的资本。</p>

东都洛阳的朝野之民,更是清晰地看到这一点,因为,杨玄感在上春门下,发表了一番颇富鼓动力的演说。</p>

杨玄感声情并茂地说:“我身为上柱国,家累钜万金,至于富贵,无所求也。”</p>

这是事实,杨玄感于此立论,接着发出最强音:“今不顾灭族者,但为天下解倒悬之急,救黎元之命耳。”</p>

杨玄感将自己置于道德的制高点,加上杨广远征,损兵折将,家家都有未归人,杨广实在已成众矢之的。</p>

加上杨玄感兵势日隆,顺风顺水,于情于理于义,都已成为正义之师,堂堂正正,前途远大。</p>

于是,站队开始。</p>

东都洛阳城的父老争献牛酒,以犒劳杨玄感之师,每天都有几千人自动投军,为杨玄感效力。</p>

最重要的民心,或者说这个社会上中坚的传统贵族们,也觉得可以在这个时候表明态度了。</p>

于是,东都洛阳的军事将领和传统贵族的代表,向杨玄感表示欢迎和投诚。</p>

一切似乎朝着最美好的方向发展,这也是杨玄感最初预估的最好过程。</p>

但这一切并没有一个最好的结果。</p>

因为,东都还有一个人,如果没有他的存在,或者,杨玄感真的有可能成为新的皇帝。</p>

但这个人,犹如一尊神,横亘在杨玄感和帝位之间,让杨玄感不可撼动,无可跨越。</p>

他就是樊子盖。</p>

他将开启自己传奇的人生。</p>

杨玄感的皇帝之梦,被樊子盖无情斩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