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最是苦心经营久,太原自古为唐国(1 / 2)

 杨广对于朝臣猜忌之心非常强。</p>

他在朝野之间,遍布眼线,李渊私自享用几匹骏马,不想上贡之事,立即被杨广知道了。</p>

杨广颇得御人之道,他故意找个碴子,谴责李渊,明里暗里点出李渊私藏良马之事。</p>

这次的敲打,让李渊更加噤若寒蝉,想不到自己一举一对边,杨广全部了如指掌。</p>

李渊老实了,并且更加小心。</p>

于是,他投杨广所好,二条腿走路。</p>

他一边费尽心思搜罗天下神鹰名犬,以满足杨广豪侈纵欲之心,这掌握了在杨广一朝晋阶的密码。</p>

那就是谁能让杨广开心,谁就能让自己开心。</p>

另一方面,李渊更加谨小慎微,处处以柔弱自污示人,以示对于杨广政权的无害。</p>

这也是杨广所需,谁能让他放心,谁就能自己放心。</p>

非常有意思的是,自污和示弱,放松了杨广对李渊的戒意,但也无意之中,放大和加重了李渊性格中,柔弱和惰性的成份。</p>

这种个性,在未来某些关键的时刻,会左右李渊家庭和唐朝政局的走向。</p>

真可谓福兮祸所伏了。</p>

李渊的工作显然见到了成效,杨广身为当朝的皇帝,肯定需要放心做事之人。</p>

杨广看到李渊非常上道,再加上表兄弟的血缘关系,朝廷始终要用人,李渊似乎是一个可用之人。</p>

李渊,终于要迎来出头之日。</p>

在经历了无数猜忌幽暗的日子之后,杨广终于开始征用李渊。</p>

当然,这也取决于李渊本身确实有二把刷子,可谓天意人事二相知。</p>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雁门之围。</p>

当年,杨广好大喜功,亲身远巡代北之地,但此时突厥的力量,已经今非昔比,始毕可汗也远比他父亲启民可汗更具野心。</p>

于是,突厥几十万兵马,将杨广赶入雁门一城。</p>

整个雁门41城,39城尽归于突厥,杨广眼见即将成为突厥的阶下之囚。</p>

在情势十万火急之际,隋朝在固守待援的策略下,从内外二个方面拯救自己。</p>

一是在外分化突厥的力量,以其后院起火威胁始毕撤军,还有重要的一点,却是发动天下之兵勤王。</p>

当时,最近的武装力量统帅,就是南面太原道安抚大使李渊。</p>

生死之际,李渊全力征兵,全国各地武装力量,迭次继进。</p>

突厥看到雁门之围已成持久战的可能,便飞扬远去。</p>

这一战,最大的既得利益者就是李渊。</p>

此战之后,杨广心灰意冷,僻处江南的江都,事实上已放弃了对于江北的绝对控制。</p>

历史,期待新的正主。</p>

李渊靠着雁门之围的军功,正式长期居守太原马邑之地,北备突厥。</p>

李渊,开始了他的传奇。</p>

他终于脱离了杨广的直接掌控,拥有一块属于自己施展的天地,从此,他将龙游于海,鸢飞于天,他将兑现当年那个相面的术士的预言:“公骨法非常,必为人主。”</p>

当李渊接到任命他为太原安抚大使的通知时,他私心窃喜。</p>

因为他承袭的爵位就是唐国公,而太原黎庶,陶唐旧民,这似乎是上天要让他在太原开始追逐他的天下之梦。</p>

李渊存有争天下之心久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