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玩制衡多头共进,谋一地全局为先(1 / 2)

 突厥人有限度地支持李渊。</p>

当李渊还处于弱小无依时,他不过只是突厥人支持的众多势力中,普通的那一个,但李渊发展太过迅猛,一时风头无二。</p>

突厥人很快发现,李渊有可能成为那个特别的唯一。</p>

这是一种痛苦的领悟。</p>

当年,隋朝一统天下,隋文帝杨坚留给他们的创伤和印象太深刻了,他们不想李渊成为第二个杨坚。</p>

那就必须立即限制李渊的发展,把他拉下马来。</p>

突厥这样想,也这样做。</p>

当年支持刘武周端了李渊的老巢是如此,现在支持王世充对抗李渊同样也是如此。</p>

突厥下了血本。</p>

他们一次性送给王世充一千匹战马,在中原地带,一匹优秀的战马,有价无市,是一种最要的战略物资。</p>

想当年,王世充和李密第五次战役中,王世充押上全部身家,才勉强湊齐了区区二千匹战马。</p>

一千匹优良的突厥军马,可以立即提升王世充军队的战力。</p>

作为回报,王世充和突厥结成了战略联盟,他选择一个宗室之女,送入突厥和亲。</p>

更为夸张的是,突厥人知道王世充缺粮,竟然千里送牛羊。</p>

但这并不是一个好的计划。</p>

突厥和王世充中间隔了一整个山西,只能取道潞州经过,但被李唐潞州总管李袭誉袭击,缴获的牛羊以万计算。</p>

送粮计划彻底失败。</p>

突厥和王世充远隔万水千山,颇有有力难施,只能徒唤奈何的无力之感。</p>

不过,王世充已经是普天之下,最能对抗李渊的势力,突厥人并没有放弃。</p>

他们手上还有一张牌,那就是梁师都。</p>

如果说刘武周是李唐山西大本营的祸害,那梁师都就是长安北部的毒瘤。</p>

梁师都也是突厥支持下的儿皇帝,也是汉奸,虽然建国号为“梁”,但同时又接受突厥的狼头纛,受封为大度毗伽可汗。</p>

梁师都并没多少才能,他一生都生活在段德操的阴影之下。</p>

从他起事开始,逢段必败,因而,虽然他据长安之北,在隋末群雄之中,却声势不显,不过蜗居僻处一方做做马贼而已。</p>

但他虽然不是条好汉,却是个货真价实的大汉奸。</p>

因为熟知李唐虚实,他掐着点,几次怂恿突厥入寇,都差点让李唐面临覆亡之危险。</p>

当然,这是一条被逼急了的狗,自保的行动而已。</p>

当刘武周覆灭之后,李唐声势大振,隐陷有天下之主的气派。</p>

梁师都本就是个小势力,内部立即出现不稳定。</p>

他属下大将都准备择木而栖,大将张举等二人相继降唐,这给梁师都敲响了警钟,正如王世充严格条律,以人质法,连座法,大狱法三法自保,梁师都开始自保自救。</p>

他并没有王世充专业的技能,梁师都选择做汉奸。</p>

只有削弱李唐,自己才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p>

梁师都佯装好意,劝说他突厥的主子处罗可汗说:“比者中原丧乱,分为数国,势均力弱,所以北附突厥。今武周既灭,唐国益大,师都甘从亡破,亦恐次及可汗。”</p>

然后他提出了自己的计划:“愿可汗行魏孝文之事,遣兵南侵,师都请为乡导。”</p>

当时,处罗可汗新立,正是立威立名,准备大干一番之际,双方一拍即合。</p>

处罗可汗准备策划一次大规模的行动。</p>

在李唐的北境几千公里沿线地带,全面同时发动进攻。</p>

他们准备会师山西晋绛,然后再直指关中长安。</p>

这将引发巨大的危机,但李渊在和突厥的交往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也并不惧怕他的竞争对手策反突厥。</p>

李渊在军事上不曾落后,同样,他在政治场上,也从未输给过他的竞争对手。</p>

当年,薛举想和李渊争夺关中的控制权,同样准备联合突厥一起南下,但被李渊派出宇文歆做特使,许以重利,成功策反突厥。</p>

反而取得突厥的支持,当突厥人的兵马,出现在李渊的军队之中,而不是预期中作为自己一方的依靠。</p>

即使只是象征性的数量,也足以让薛举军队的信心一落千丈。</p>

这导致了强悍的西秦军队,信心瓦解崩溃,李唐乘势,一举荡平薛举。</p>

现在,梁师都这个小丑又想故技重施,但李渊在政治场上,长袖善舞,他在突厥的关系网立即发挥了作用,他第一时间知道了处罗可汗的动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