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至公虽难终有成,纳谏有容贞观风(1 / 2)

 旧人再见,总是意难平。</p>

濮州刺史庞相寿代表了李世民真实的心理状态。</p>

因为贪污,庞相寿依律被解职,但他是秦府故人,直接找上了李世民,讲述起自己在秦王府中旧事。</p>

往事历历,浮上心头。</p>

李世民并非无情之人,他心中大动,觉得自己实在有负于当年跟随自己的那一帮兄弟。</p>

情到深处,人已微醺,李世民想将他官复原职。</p>

但魏征不同意,他以一贯的正气凛然,向李世民进谏说:“秦府左右,中外甚多,恐人人皆恃恩私,是使为善者惧。”</p>

波澜虽已起,现实世界才更真实。</p>

李世民恢复到政治家无波无澜的心境,他慨然接受了魏征的建议。</p>

李世民召见庞相寿,和他谆谆告别说:“我昔为秦王,乃一府之主;今居大位,乃四海之王,不得独私故人。大臣所执如是,朕何敢违!”</p>

国法虽不容,私情不可缺。</p>

作为报答,李世民用自己内府的绢帛,厚赐给庞相寿,想让他后半辈子衣食无忧。</p>

庞相善心中愧悔交集,君臣二人,洒泪而别。</p>

这种一视同仁,不讲情份的做法,似乎对秦府旧人有所不公平,当李世民真正做到爱民如一,他发现在长期天下为公思想之下,一些微妙的转变正在发生。</p>

各派系人马,他们原有的痕迹,已在不经意间已被全然抹去。</p>

涓涓细水,最终都汇成为李世民治下,贞观盛世,贞观之风的组成,真是皇皇如天,其盛也大。</p>

弘文馆的设置,更是李世民统战思想的完美体现。</p>

李世民延续了他文武二重的治国理念,精选天下文学之士,将秦府学士团,扩大到整个弘文馆。</p>

这部分人,本身官职不变,加学士之称,是荣耀更有实际的皇帝大脑之誉。</p>

李世民天天和他们游历游学,商榷政事。</p>

更重要的是,李世民将三品以上高官的子孙,纳入弘文馆,也称学士,这部分延续了以家族和出身,定才干和前途的传统,可以最大程度,将李渊的旧系统官僚纳入新政权。</p>

这是个高明的政策,既是分化,更是统战。</p>

毕竟家族的长盛久荣,才是每个人肩上最重的使命。</p>

李世民走在正确的快车道上。</p>

这种“逆取顺治”的政治理念,贯彻了整个贞观一朝。</p>

李世民到底将选择一种什么样的治国理念,这也是一道幸福的选择题。</p>

他有两种选择。</p>

贞观之始,朝野之间,揣摩李世民的皇帝心态,大部分都认为,应该承隋余绪,集权集中集约发展,独尊皇帝,以抑百官。</p>

这一派的代表人物,大体以揣摩之才冠天下的封德彝为首,但李世民最终选择了群治共享共理,群策群力的贞观路线。</p>

这让贞观之风,成为后世仰之弥高的存在。</p>

贞观四年,天下大治,颉利成擒,突厥贵族带刀侍卫。</p>

东至于海,南至五岭,房不闭户,路不拾遗,行人不用自带干粮,一路之上,丰衣足食。</p>

一年之中,整个帝国才判处29个死刑犯。</p>

这就是贞观之治的来由。</p>

李世民无比欣慰,他志得意满地向长孙无忌说:“贞观之初,上书者皆云:‘人主当独运威权,不可委之臣下。’又云‘宜振耀威武,征讨四夷。’唯魏征劝朕‘偃武修文,中国既安,四夷自服。’朕用其言,……但恨不使封德彝见之耳。”</p>

李世民采纳了魏征偃武修文的国策,同时,他开创了一种特别的风气,那就是赫赫有名的贞观进谏纳谏之风。</p>

这来自于李世民对于刚刚逝去的杨隋一朝的反思和考虑。</p>

隋唐二朝,权力基础都来自于关陇集团,皇帝只不过是圈子内的流转,是轮庄而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