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患难与共同富贵,鸟尽不藏启新章(1 / 2)

 李世民年轻而富有朝气,这是他的优势,可以锐意进取,永不止息。</p>

但同时,年轻也意味着经历和阅历相对浅薄,一人之力,不可能胜过一个团队,好汉也要三个帮。</p>

李世民需要帮手。</p>

在他即位之始,面对百废待兴,复杂多变的局面,李世民自己心中也没有底,他颇有些犹豫地问大臣们说:“今大乱之后,其难治乎?”</p>

魏征是个坚定的乐观派。</p>

他简单而坚定地回复道:“大乱之易治,譬饥人之易食也。”</p>

魏征展望新朝,必然会很快出现大治之世。</p>

“圣哲之治,其应如响,不疾而速,期月而可,信不为过,三年成功,犹谓其晚。”</p>

封德彝是现实主义,他持悲观态度。</p>

因为当时李渊虽然号称太上皇,却占据了太极主殿,而李世民是通过政变上台,各派势力混杂,人心各异。</p>

甚至很多人都结下解不开的血海深仇,很难拧成一股绳,如果互相推诿扯皮,想要治世,那就难上加难。</p>

他不无忧虑地说:“(魏)征书生,好虚论,徒乱国家,不可听。”</p>

但李世民必须迎难而上。</p>

他天才型地唯才是用,对于臣下的过错,既往不究,以身作则,终于消弥裂缝,开创了治世。</p>

这种君臣一体,臣下融洽的关系,就连长孙无忌也视为一大盛事奇事异事。</p>

他曾在丹宵殿的一次近臣宴会之上,不胜感慨说:“(魏)征、(王)珪,昔为仇雠,不谓今日得同此宴。”</p>

仇敌可化为朋友,彼此有隔阂的旧日臣僚,在大环境之下,每个人也都尽心尽职,克己奉公。</p>

大唐国势,蒸蒸日上。</p>

但君臣相处,依然经历了很长时间的磨合。</p>

即使后世称为贤相的房玄龄,因为出身于山东,并非关陇集团圈子中人,在李世民手下为臣,依然战战兢兢。</p>

有时被李世民谴责之后,会连续几天至朝堂之上,向李世民诚心请罪。</p>

并且他在李世民成为皇帝的第一个三年,基本上只是奉命行事,而非以天下为己任,当仁不让地成为国之栋梁。</p>

伴君如伴虎,何况是以奇谋秘计送李世民上位的房玄龄,以过往历史而论,能得善终,都是烧了高香。</p>

鸟尽弓藏,过河拆桥,古今同一。</p>

即使房玄龄如此谦谨谨慎,一心奉主,也依然免不了一身骚。</p>

对房玄龄的弹劾来自于权万纪。</p>

权万纪因为自己年末的考评,评分较低,就举报房玄龄和王珪徇私舞弊。</p>

有报必究,有错必举。</p>

李世民想追究他二人可能的过错。</p>

但对于这种核心大臣,没有重罪就去勘核,既损威严,又伤国体,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p>

魏征又一次站了出来进谏说:“使推之得实,未足裨益朝廷;若其本虚,徒失陛下委任大臣之意。”</p>

李世民这才停下了想要问罪的计划。</p>

即使魏征本人,一样面临过“私其亲戚”的指控。</p>

李世民指令温彦博去推究其事,但魏征一身正气,指控被证明是一种污蔑。</p>

但温彦博作为皇帝的代表,总不能说是皇帝污蔑冤枉了重臣。</p>

于是,他说了一句在历史上很有意思的话。</p>

在奏章中,他写道:“(魏)征不存形迹,远避嫌疑,心虽无私,亦有可责。”</p>

这让李世民抓住了一个小把柄。</p>

估计他平时被魏征批评习惯了,并不是很愿意直接面对魏征,他让温彦博代表自己转话说:“自今宜存形迹。”</p>

以示魏征虽然清白,但显然也有值得改进的地方。</p>

但魏征一根肠子通到直,对此事不依不饶。</p>

过后某一天,他在朝廷之上面见李世民时,又把这件事情翻出来了。</p>

他挺身抗言说:“臣闻君臣同体,宜相与尽诚,若上下但存形迹,则国之兴丧尚未可知,臣不敢奉诏。”</p>

李世民知道自己随意找回的场子,反倒成了一个把柄,只得正色说:“吾已悔之。”</p>

魏征打蛇随棍上,他又讲了一通想做良臣,不想做忠臣的大道理。</p>

李世民来了兴致,赶忙请教何为忠臣,何为良臣。</p>

魏征不慌不忙地说:“君臣协心,俱享尊荣,所谓良臣。……面折廷争,身诛国亡,所谓忠臣。”</p>

李世民茅塞顿开,表示受教,赶忙赐给魏征五百匹细绢。</p>

他对于魏征显然有心理阴影,总会感觉到黑暗之中,有一双无比锐利的眼睛,在盯着自己的一言一行,每时每刻,都想用放大镜找出自己的缺点,然后说出让自己心惊胆战的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