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迁都(2 / 2)

如果真的是这事的话,失了圣宠就失了圣宠好了,大不了告老还乡,至少余生无忧不是!</p>

他在想着,王德化听到他这话,先是一惊,然后联系最近的局势和朝中情况,感觉有点道理。因此,他便点点头,小声说道:“李自成气候已成,攻入山西,咱家料晋地必然守不住,迁都确实是保住大明江山的法子。”</p>

作为宫中第一、第二人,互相之间可谓知根知底,都知道对方其实已经找了后路,不会陪大明朝走到最后。因此,王德化的这个话,对别人不好说,但是对王之心说说却是无妨的。</p>

没有谁是傻子,只是因为有各自的利益,所以似乎表现出看不破局面一般。</p>

王德化在兵事上更有发言权,王之心听他这么一说,之前如果只是八分把握的话,此时已经完全确信了。</p>

一想到这,他不由得又想起那一万零二十三两六钱银子,心中很是肉疼。自己会错了意,难怪皇帝见到那么多银子,对自己的态度还是那么不冷不热。</p>

于是,王之心便对王德化说道:“万岁爷后日开大朝议,怕是要宣布这个旨意。迁都这么大的事情,难怪要借太祖皇帝的意思,还要求皇亲勋贵,文武大臣全都要到,也是该有之意了。”</p>

王德化听了,一声冷笑道:“家大业大的,谁会想着南迁?万岁爷这算盘,怕是会引来那些文官激烈反对。嘿嘿,咱家都想到了,那自持才智无双的魏藻德,不喷死那些敢拥护南迁的官员才怪!”</p>

魏藻德是通州人氏,最是不赞成都城南迁了。这人才能有没有不好说,但是很自负,口才极好,却是真的。</p>

王德化搞清楚了事情原委,一下就不急了。</p>

反正他是不赞成迁都的,也不稀罕那个南京城的御马监掌印太监职位,如果皇帝硬要迁都,那就分道扬镳好了。</p>

于是,他便对王之心说道:“南京那边还有一套班子,就算真要迁都,南北两套班子会打出狗脑子出来,还有一番热闹!”</p>

说完之后,王德化也不去找崇祯皇帝,自个走了。</p>

王之心看着他的背影,当即叫过一个内侍,低声吩咐几句,让他把迁都的消息传到外廷去。有一天时间的准备,就算皇帝搬出太祖皇帝来,那估计也能吵翻天!</p>

然后,他也和王德化一般,不急了,皇帝想折腾,那就折腾去好了!</p>

想着这个,他又想起了那一万零二十三两六钱银子,心疼之下便想着趁还在位置上,看是否从哪里补回这一大笔银子!</p>

此时,天色已近傍晚,夕阳的余晖,笼罩着京师,同样也落在蓟镇这边。</p>

从京师过来的八百里加急信使已经去歇息了,但是接旨了的蓟镇总兵唐通却是忙碌了起来。他儿子唐翰辅见了,有些不愿,当即把他爹请到了后堂,然后才劝道:“爹,如今贼势甚大,不如继续静观其变为好!”</p>

唐通听了,却是摇摇头说道:“陛下下旨又催,如何能静观其变?”</p>

“爹!”唐翰辅听了,声音都大了一分,再劝道,“可爹这些年来为大明朝南征北战,已经做得足够好了。您看看其他人,学吴三桂、左良玉他们,才是自保之道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