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敲骨吸髓(2 / 2)

张家兄弟都在想。</p>

看来这种坏事这小子以前是经常干啊,不然为何能熟练到手到擒来呢?</p>

都不像是别人教出来的。</p>

“恶人啊!简直是敲骨吸髓!阎王殿跑出来的吧?”</p>

“少他娘废话,老二,都怪你进那批烂货!希望他回头不记得有这事!”</p>

……</p>

……</p>

张家兄弟灰头土脸走了。</p>

朱厚照则很得意,对他来说,光凭自己这张嘴,就赚来六千五百两银子。</p>

心里从来没有这么大的成就感。</p>

他对银子的多少也没数,只觉得这么多银子应该还不错,约等于十分之一个清宁宫。</p>

“以后出宫的时候,不用张周给银子,本宫就有钱花了。”</p>

朱厚照在刘瑾面前炫耀着手上的欠条。</p>

刘瑾满脸苦笑,他对于此事的细节还不太清楚,大概猜到可能是跟张周有关,不过那欠条是朱厚照勒令他帮忙给写的。</p>

但也只写了欠钱的数字和欠债人,不讲过程。</p>

刘瑾也在担心,寿宁侯和建昌伯不会以为这背后我都不知情的事情,是我挑唆的吧?</p>

“太子殿下,您要这么多银子作何?”</p>

刘瑾在苦笑。</p>

帮太子干坏事,让别人误会,自己还落不到好。</p>

朱厚照不回话,带着刘瑾回了文华殿。</p>

“来,来,都过来,本宫有话要说!”朱厚照招呼众太监。</p>

一群东宫常侍,列在朱厚照面前,就算有很多轮休的,朱厚照面前也立着三十多号人。</p>

朱厚照道:“这样,本宫赚了点银子,领头的一人给五十两,手低下干活的一人给十两,算算一共有多少人,回头记在本宫账上,银子到了就发给你们!”</p>

一群内侍面面相觑。</p>

太子还有银子发?</p>

谁给啊?</p>

谷大用问道:“太子殿下,哪来的银子?”</p>

“这你们就不用管了,不过回头要是有人敢赖本宫的账,还要派你们去讨债,那时候你们可要卖力!”</p>

“……”</p>

在场人继续发怔。</p>

“本宫去休息了!”</p>

“太子殿下,您的望远镜……”</p>

“给本宫收拾好,谁给摔坏了拿脑袋赔!回头本宫还要拿去跟父皇出谋划策呢!”</p>

……</p>

等太子回了内殿,谷大用等人才把刘瑾围住。</p>

“刘公公,到底是怎生回事?”</p>

先前只有刘瑾陪着去跟张家兄弟分赃了,别人都不知道发生何事。</p>

现在也只有找刘瑾探个究竟。</p>

“你们不知,咱家上哪知晓去?但这件事,可一定不能外泄,谁外泄了,银子没收不说,连脑袋都让你们保不住!”</p>

刘瑾在东宫地位并不是最高,但因为他以前会陪着太子玩,深得小太子喜爱。</p>

宫里论地位,不是谁官职高谁牛逼,而是谁得到宠信谁牛逼。</p>

所以在东宫体系中,隐隐以刘瑾为首,但其实各太监也是谁都不服谁,鬼知道明天太子宠谁?</p>

“那……就这样?”</p>

“就这样!”</p>

刘瑾道,“拿了银子就闭嘴!这是太子的赏赐,别不识时务!”</p>

刘瑾不得不这么说。</p>

作为当日前去张家货栈的随从之一,刘瑾之前已被萧敬叫去谈话,勒令他对当日的事保密。</p>

所以他只能猜到太子可能是以此事来要挟张家兄弟,至于具体是什么,就不为他所知。</p>

“五十两银子,不少啊!”</p>

众太监都有些欣然,但又怕不能兑现。</p>

刘瑾心说,定是姓张那小子的花样,他还挺会来事的,居然想到要贿赂东宫的长随?幸好我没跟他们说,这事是张周在背后策划的,不然他们领姓张的人情就不妙了!</p>

再想想。</p>

刘瑾脸上都升起笑容。</p>

五十两银子……</p>

真的香。</p>

……</p>

……</p>

乾清宫内。</p>

朱祐樘正在见萧敬。</p>

“真的?”</p>

有些事想瞒住朱祐樘并不容易,尤其还是在皇宫里发生的事。</p>

萧敬苦着脸道:“是真的,寿宁侯和建昌伯还给太子签了个六千五百两银子的欠条。”</p>

“噗……”</p>

朱祐樘闻言被自己的口水呛着。</p>

一旁的戴义问道:“会不会是有人给太子出主意?”</p>

朱祐樘笑道:“还用问吗?定是秉宽的主意,不然为何他前脚刚走,后脚太子就去堵鹤龄和延龄去了?太子这么做……是有点损的,朕不支持……哈哈。朕无忧也!”</p>

嘴上说不支持。</p>

心里却非常欢乐。</p>

这件事既解决了他夫妻二人的和睦问题,还秉承了不把破料子用在清宁宫的原则,更重要的是为朝廷省了银子。</p>

让儿子在社会实践课上好好历练了一把,让儿子逐渐掌握身为君王者所必备的城府和算谋……</p>

当然,这些都是朱祐樘在对张周无比推崇的情况下,尽可能把事情去往好了想,所得出来的结论。</p>

如果是别人挑唆太子去搞这种事,结论如何还两说。</p>

“陛下,太子回了文华殿后,还说给东宫的人,每人至少发十两银子,管事的太监一人给五十两。”</p>

“挺好,会收买人心了!”</p>

“那陛下,回头言官参劾周家中饱私囊的事……”</p>

“这种事还用朕教给你们吗?驳回!是谁参劾的?回头朕找他算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