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定不负张师栽培(2 / 2)

重点是……</p>

要有靠山。</p>

如果跟那些人说,自己的靠山是张周……</p>

乖乖,这不得了。</p>

就算是再强硬的勋爵,见了他刘瑾都要客客气气。</p>

不然……难道告诉那些军将,自己的靠山是太子吗?你一个离开东宫的太监,还想拿太子的威风来吓唬人?东宫又不止你一个太监,我们又不知道太子宠信谁。</p>

再说了,东宫太监,跟行军治军有什么联系吗?</p>

你还不如说自己是御马监太监、司礼监太监的人,或许我们还能忌惮一些。</p>

张周笑道:“好说,不过我也没什么能提点你的,不如你去偏关途中,多问问安边侯?他虽然不是我的记名弟子,但跟我学得最多,好好混!”</p>

“是,是。”</p>

刘瑾一听。</p>

张周这是有把他当“自己人”的意思。</p>

等起身,要上马车时,他还不忘表达一下他的虔诚:“……张师,您以后有什么事,尽管吩咐,小的一定尽心竭力办到,太子那边也多劳您美言了。”</p>

这就体现出刘瑾对张周如此恭维的另一个原因。</p>

他刘瑾也知道,鱼和熊掌不能兼得。</p>

既想陪在太子身边,还想帮太子实现军政的理想,当有那么多好事呢?</p>

现在既然选择去西北镀金,太子那边必然要有人时常提及,不然在熊孩子长大过程中,用不了一年半载,就把他刘瑾忘得一干二净。</p>

“呵呵。”张周再笑了笑,“行,你在西北有什么建树,我也会跟太子言明。太子对你寄望可是很深,别辜负。”</p>

“定不负张师栽培。”</p>

……</p>

……</p>

张周去研武堂,见了朱凤和王琼。</p>

王琼一直在往张周身后的刘瑾身上打量,而此时王守仁、唐寅等人过来,本还想听个训话什么的,结果张周说明有重要的事只跟朱凤和王琼二人谈,让其余的人先去学习日常维护火炮事宜。</p>

“要去西山,进行一次实战演练。”</p>

张周眼下还不能直说是去偏头关接替王越的差事。</p>

王琼问道:“几时出发?”</p>

张周道:“马上,不需要回府准备,衣衫都会另行准备。王郎中,我这里还有一份密旨,等到了西山之后再打开。”</p>

这次为了避嫌,萧敬等传旨的太监都没跟着一起来,连刘瑾过来都没有替皇帝传达旨意的意思。</p>

一切都通过张周一个人的口述。</p>

官职什么的以张周所给的官牒和敕令为准,王琼会以右佥都御史兼户部郎中身份,巡抚偏头关,主要职责是给秦纮筹备粮草,负责重修关城,还有就是负责火炮维护保养方面的问题,连硝酸甘油的制备,也会由其来负责。</p>

眼下硝酸甘油因为有硅藻土的加持,已经能广为制造储备,但在安全性能上仍旧需要加强,也都是就地制备,而不会长途运送。</p>

这些事,都需要王琼去完成。</p>

“是。”</p>

王琼没有觉得自己官职有多高,在张周这个名义上的“从一品”都督同知面前,他一直是把自己当成属下的。</p>

张周手放在王琼肩膀上:“王郎中,一切都靠你了。”</p>

其实张周知道,就算现在不跟王琼明说,王琼也该猜到个大概,突然说要去西山演炮,还不带朱晖、朱辅和张鹤龄他们,摆明是有猫腻的。</p>

而张周所给的一看就是规制非常高的敕令。</p>

张周的话,更像是一种鼓励。</p>

王琼点点头:“在下这就去准备车马。”</p>

“嗯。”张周点头,“在京的火炮,该调的都会随你们同去,这也是为验证火炮的威力。至于重炮,则会迟几日运到……”</p>

重炮毕竟吨位太大,运送起来没那么方便。</p>

张周跟朱祐樘所商量的,是重炮的运送要等王琼和朱凤到职之后,可以跟着秦纮一起去,总归现在当务之急要稳住偏头关的局势。</p>

偏头关跟别的地方最大的不同,是城墙都是破的,再加上火筛在那里吃了大亏,鞑靼人也虎视眈眈。</p>

……</p>

……</p>

王琼办事效率很高。</p>

张周心说,也不愧为未来一代名臣,选得也果然没错。</p>

重点是……这个人他“虔诚”啊,如果连攀附这一套都不会,光靠他张周现在的声望,一般的文官会给他面子吗?</p>

张周也在琢磨。</p>

你干好了,就让你当王越二号,帮你得爵。</p>

如果你不喜欢巴结我,还像文官那样对我貌合神离的,我帮你个鬼。</p>

亲疏还是有别的。</p>

谁说到了大明,一定要唯才是用的?给自己培养敌人吗?</p>

“张兄,今日是彤儿她们竞标的日子,其实我想去看看再走。”王琼那边在准备了,朱凤这边则……</p>

张周拿着给朱凤的敕令,差点想直接甩在这小子的脸上。</p>

张周没好气教训道:“你要当扶不起的阿斗吗?”</p>

“啊?”</p>

朱凤还不以为然。</p>

自己就是南京城里纨绔大少,硬生生被张周提携成了军中“悍将”,朱凤早就觉得自己力不能支,想撂挑子了。</p>

张周道:“你知道为何让你去西山吗?”</p>

“不是演炮吗?”朱凤一脸迷糊。</p>

你说是演炮,我就当是去演炮,我对你如此信任,难道你会骗我不成?</p>

张周嘱咐道:“到了地方不要逞强,一切都以稳守为主,至于一些布局、布阵的事,我给王琼都做了指点,他会协助你去完成。如果再有不明白的……要听调遣。”</p>

“调遣什么?”朱凤脸上还是写满了问号。</p>

张周对一旁偷笑着的刘瑾道:“刘公公,他再有不懂的,你多提点了。”</p>

“是。”</p>

刘瑾现在自我感觉可良好了。</p>

看看朱凤这货都能混出名堂来,我如此大的抱负,能比他差?</p>

看我去偏头关力挽狂澜给你们看看。</p>

……</p>

……</p>

朱凤和王琼匆忙上路了。</p>

研武堂的事情并没有停歇,研武堂第一批的学员只负责学开炮,没有其他军事理论知识教授,而第一批学员除了朱辅从延绥回来晚一些学得不够好,就连张鹤龄这样的都快要出师。</p>

就算现在王琼和朱凤两个实操的教官走了,也并不会影响到日常教学进度。</p>

“张侍讲,是说西北出了重大变故吗?”</p>

张周这边才把王琼他们送走,这头王守仁走到张周这边来。</p>

这还是王守仁被抽调到研武堂之后,第一次主动跟张周谈及教学之外的事情。</p>

张周笑道:“从何说起呢?”</p>

王守仁道:“据说王郎中和安边侯二人是要去西山演炮,但据说一次带去三十多门火炮,如果加上之前就调去西北的……估计一次也有六七十门炮能用上,这么多火炮……以在下看来,都是往偏关调运,或许是偏关有何变故。”</p>

“朝廷还没公布呢。”张周也没遮掩什么。</p>

没公布,就别瞎猜了。</p>

回头消息再走漏了,别人还以为你是王守仁对外泄露的呢。</p>

王守仁一听这话,便大概明白到事情原委,闭上眼道:“在下生平志愿,便是此生有机会厉兵秣马,与王威宁并肩作战,看来心愿已无法达成。”</p>

说话之间,王守仁眼睛里似乎噙着泪。</p>

张周也看出来。</p>

王守仁这是真的把王越当偶像,才会有这般“生不逢时”的感慨和遗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