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廿3章往事值得回味(1 / 2)

南园梦华 武义强 0 字 9个月前

 鹅湖会相互鞭策

论时事不忘故土

见到远道而来的辛弃疾,陈亮喜不自胜。二人兴致勃勃地回忆五年前的鹅湖之会。

鹅湖,在铅山县东北,东临浙江,南接八闽,是临安至闽北的必经之路。因为山顶积水成湖,湖中有荷、荷间有鹅,故称“荷湖”或“鹅湖”。唐时,山下便建有鹅湖禅院,至宋代香火益盛。

而铅山在江西东部、靠近武夷山,地势偏僻,但在当时,却是一条交通要道,本朝与金国以秦岭、淮河一带为边界;江北淮南一带是前方,长江南岸即苏南、浙江、江西、湖南等地是后方,福建则是大后方。

信州是本朝中心地带的腹地(属江南东路)。临安去往福建大后方的交通要道是,从富阳出发,向西向南经桐庐、建德、兰溪、衢州、常山、玉山、上饶、铅山、紫溪、过分水关至福建崇安,信州为必经之地。同时,朝廷与江西、湖南、广西、四川的联络,以及东西向运转的物流,也要通过信江航道。因此,信州又成为东西交通大动脉——浙赣走廊的要冲。

朱、辛、陈三人之所以选择在鹅湖相会,就是因为此处处于交通要道的便利条件。

淳熙十六年(1188年)冬天,陈亮风闻朱熹和辛弃疾将被重新启用,辛弃疾是天下闻名的主战派,朱熹也是主张北伐收复故地的,尽管不那么强烈,但他当时已是名满天下的大儒,朝野中门生故旧甚多,极有影响力。

陈亮心想,一旦这两个人出山,受到皇帝重用,北伐大业必然可成,所以,邀两人去鹅湖会面。辛弃疾此时在鹅湖附近的瓢泉,又修了一套新宅子,住在那里,据说风光不错,那里既就辛弃疾的方便,又可使朱熹故地重游。

朱熹开始答应了这个邀请,但最终爽约没来。辛弃疾却如约守信,在家中恭迎陈亮的到来。

陈亮自家乡永康出发,沿浙赣道直赴信州,顶风冒雪,跋涉八百多里,在信州带湖新居见到了日思月想的辛弃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