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圣人遭劾(1 / 2)

南园梦华 武义强 0 字 9个月前

 胡谏官罗列罪名

朱圣人自我反省

那日,为了便于胡英元的上奏,韩侂胄进宫面圣,之后,又传来皇上赵扩的手诏:

台谏等人论奏,不必专论道学事务。

禁令解除,胡应元弹劾朱熹的奏折很快拟好,洋洋洒洒近万言,从理论上对朱熹的道学作出全面的批判,而后,主要矛头对这位圣人,列举朱熹在个人言行、家庭事务中的多项罪名。

胡将奏折誉写一遍,上交朝廷。

皇帝赵扩接到弹劾朱熹的奏章后,让翰林院抄录,发给在京尚书以上官员讨论,再送一份给朱熹本人。

胡应元上奏的折子叫《奏朱熹诸罪札子》。折子中,指斥朱熹犯有十条罪状。

第一大罪,不孝。建宁米最好,而朱熹却不让母亲吃,只让她吃粮仓中的陈米,是为不孝。

第二大罪,不敬于君。数次辞召不仕,或以有病,或以他事推辞。

第三大罪,不忠于国。孝宗死,有人说应葬于会稽,朱子却说应改卜他处。

第四大罪,玩侮朝廷。按恩例,可封赠其父母,奏荐其子弟,待朝廷实行时,乃忽上章力为辞免。此而可忍,孰不可忍。

第五大罪,怨望之罪。朱子诗中有“除是人间别有天”之句,且云犹为死党,不畏人言。

第六大罪,害于风教。建阳县士人为朱子造塑像,运送过程中倒塌摔坏,观者惊叹。

第七大罪,贪财好利。利用讲学授徒,收取学徒较多的费用,私下还接受朝廷官员的钱财。

第八大罪,宣扬浮夸之说。故弄玄虚,用一套让人听不懂的理论迷惑士人,博取圣人的虚名,实则毫无实际功用。

第九大罪,为老不尊。对子女管理约束不严,儿媳妇在儿子死后,并未改嫁,却怀孕了。

第十大罪,贪色好淫。曾经引诱两个尼姑作宠妾,出去做官时还带在身边招摇过市。

基于以上罪行,胡正言建议:剥夺朱熹所有的职衔,削去官籍,送岭南编管,驱逐其学徒,禁止其在书院讲学,所著书籍一律销毁。

这十条罪虽没有谋逆、反叛、杀人放火的大罪,但涉及忠君政务、教学人伦等方面,如果属实,足以使这个高高在上的圣人从神坛摔下,进而面目全非。

朝廷的抄录,官方的邸报以及民间流传的小报,迅速将以上内容传播至四面八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