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陕西打头阵(1 / 2)

南园梦华 武义强 0 字 9个月前

 朝堂上步步相*

攻秦州先忧后喜

开禧元年腊月十五,金贺正旦使赵之杰到达临安,向宋皇帝恭贺春节。按惯例,金国使臣到来,宋国皇帝要亲自接见,待为上宾。今年则不同,大金使臣来了就来了,往日的待遇没有了。

著作郎朱东阳态度更硬,上书皇上,建议:将金使者抓起来砍了,直接宣布与金断交。中书省把折子扣下,送左丞相陈志善,陈相报韩侂胄,韩侂胄阅后,问朱东阳何许人也,陈志善吿诉他,是去年刚考上的进士,朱熹的长孙,在学士院,才二十来岁。

朱熹死后的第二年,党禁解除,被谥为“文公”,赠宝谟阁直学士,后又追封徽国公。也算是给这位圣人一个体面的交代。

时光荏苒,老夫子的孙子都已成人。怪不得,人老喽。可老夫子的这个孙子不象他呀,倒象是个傻小子。古语说,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他倒好,还未交战,就要斩来使,够狠!折子就不用交给皇上看了。不过,这金使一向骄横傲慢,给点颜色晾着他,也是必要的。告诉他,皇帝国是繁忙,让他等着。

赵之杰找宋接伴使抗议。可是,接伴使周云銮大人离京外出。想见见不了,想回国国书还未交,一计算时间,回京过年都赶不上了,弄得他一肚子火。

临行前,皇上叮嘱他:此去宋国,如还象以前那样,就没什么问题了,但近年来,宋国有些异常,可能会作出些无礼的举动,那时你能争则争,但是不要翻脸,凡事需忍耐,平安回来就好。

这么多人,整天窝在驿馆,想出去看看,没人陪没导游,想喝酒只能跟自己人喝,陪酒取乐的歌妓总是那几个,爱搭不理的。几天下来,烦透了腻味极了。

宋国皇上终于同意召见,不料在朝堂之上又横生枝节。开始时,赵之杰开口道:“新春将至,一元复始,大金皇帝派我为使,祝贺侄宋皇帝新年吉祥如意,国泰民安。这是我大金皇帝陛下的国书和贺礼礼单,侄宋皇帝起立承接。”

按照隆兴和议规定,金宋两国皇帝以叔侄相称,宋应对金行长辈之礼。金国使臣来到,向宋送交加盖金帝玉玺的国书时,宋国皇帝应起立,走到使臣前,伸出双手接受,见书如见人,以示尊重。这种受书礼,许多大臣以为羞耻,自高宗朝起,虽然一直以来试图改变,但金廷始终没有答应。赵之杰这样做,也是沿袭“绍兴和议”、“隆兴和议”以来的惯例,意欲由皇帝赵扩亲自起立接受国书,是很正常的事。

他说完以后,皇上坐在龙椅上纹丝不动,正在诧异时,平章军国事韩侂胄开口道:“知阁门事韩仙胄,你拿去呈现给陛下。”还未回过神来,韩仙胄伸手将他手中的国书和礼单夺过,走到御阶前,双手捧着递给皇上身边的内侍。

赵之杰看了副使一眼,大声喊道:“我抗议,你们这样做,是违背盟约,是对大金的挑衅。”

韩侂胄不屑地说:“抗议,抗议什么,你金邦野人也配支使我大宋皇帝?你们以为这是中都燕京吗。从今以后,你国国书就由知阁门事转交。”

这时,副使也叫嚷:“我们坚决抗议,这是赤LL的挑衅,难道不怕我大金国兴师问罪吗?!”

宋国这边,苏师成出面制止:“叫什么叫,就挑衅了怎么的?!”

“既然如此,我们走!”赵之杰拉着副使转身欲走。

白胡子的陈志善上前劝止,“好啦,赵使臣,不就一个接书吗,何至于两国反目成仇。”

程序再往下走。韩知阁门作为赞仪官高声叫道:

“金贺正旦使臣躬身站立,倾听皇帝陛下致词。”

赵之杰又叫了。“抗议,赞仪官言语不敬,未能为光孝皇帝避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