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公道(1 / 2)

南园梦华 武义强 0 字 9个月前

 章御史弹劾劣官

小李昭踊跃杀敌

这一天上朝,太常少卿兼权直学士院、权中书舍人、殿中‘侍’御史章良能出朝班,持‘玉’笏,一口气弹劾了四位官员:

工部‘侍’郎费士寅在明州任职期间贩卖‘私’盐,牟取暴利。--费士寅曾官至参知政事,朝廷拟委派去四川,总领川陕财赋,哪知他畏惧吴曦,不愿赴任。被革去参政,降为明州府通判。三月前,才回京任职。章良能在弹劾中说,费在明州亲自前往盐场,其弟用船三次贩盐,牟取‘私’利当在三万贯以上。

司农寺少卿楼智信巧立名目,盘剥百姓。‘激’起民变后,又派兵捕捉,滥用酷刑。楼智信在湖南安抚使任上,曾被御史弹劾其贪婪放‘荡’,嗜好‘女’‘色’,被罢去职差,只保留宫观,不足一年,重新启用,知抚州军。在任上,加收月桩银,‘激’起金溪民众暴‘乱’,平息后,两个带头闹事的人被毒打至死。

鸿胪寺少卿许及之燕饮过度、不知节制。当初,许及之为讨好韩太师,钻狗‘洞’进府为太师祝寿,后来升至户部尚书,临安人给他取了个外号叫由窦尚书。北伐派他坐镇建康,他生怕战火‘波’及,一味推托,被革去职差。半年后,厚着脸皮,到韩府苦苦哀求,韩侂胄见鼻子眼泪一大把,动了测隐之心。在鸿胪寺,啥事不干,整天喝酒,据说,每次至少要四个歌妓陪着,不把自己灌醉,不下酒场。

少府监赵师佗利用职权贱买民舍、与民争利。赵师佗出身宗室,曾任职南外宗正司,此人一向狂傲,不把别人放在眼里。老宅在福建漳州,扩建府邸时,用低于市场价一千贯的价钱强行买下邻居的民宅,惹得人家四处告状。

章良能讲了半个多时辰,皇上赵扩举目四望:众位爱卿,还有何言?

奇怪的是,竟无一人出来反对或支持。以往,官员出列论事,站出来反对,提出不同意见的,公开支持,相互补充的,都有,甚至相互指责,闹轰轰象是一锅粥。

既然无人反驳,说明大家已经默认,赵扩下旨:中书集议,拿个意见报上来。

这个章良能是处州丽水(今属浙江省)人,淳熙五年(1178)进士。庆元六年(1200年)自枢密院编修官迁著作佐郎。主编《钦宗‘玉’牒》,因为,国史通常以首相为总编,而后,以韩侂胄名义呈献给皇帝次年,除为起居舍人。此人是个洁癖,每到一处,必将其室打扫得一尘不染,然后,摆上两样东西,古琴和书卷。博学多才,特立独行。曾经与韩侂胄在一起供过事,韩侂胄当权后,从未‘私’事找过他。

前一段时间,他与几个同僚一块喝酒宴饮,说起北伐一事,有人议论说,当今天下太平,国富民安,哪个愿意大动干戈,就是那个韩平章,为了他个人的‘私’利,不顾老百姓的死活。

章良能站起来,严肃地说,你们这么说就不对了,韩侂胄官已到顶,爵位最高,他指挥北伐,能得到什么?难道能把收复的州县装到自己的口袋?靖康年间,朝廷并没有去惹金邦,金邦却发动战争,劫走二帝,杀害人民,占据中原大地。你说,这样的敌人该不该讨伐?一味地享受太平,不思强兵护国,到头来,金贼还会杀过来!

听到有人给他讲这个事情时,韩侂胄心头是暖暖的。这就叫公道自在人心。

被弹劾的四人,有韩的旧部,有皇后推荐的干将,但是都劣迹昭昭,无人替他们说话。中书都堂商议:按大宋律条严格处置,前三人,一律罢免,永不叙用,赵师佗只授宫观。通过这件事,章良能名声大振,受到朝野上下一致好评。再加官为吏部‘侍’郎、兵部‘侍’郎、御史中丞并‘侍’读。

豫国夫人吴佳芳告诉他,下午,去曹贤妃宫里,曹妃病得不轻,脸‘色’相当难看,恐帕也熬不了几天了。还不到三十岁,说起来,真是可惜。

韩侂胄无语,长长地叹了口气。看来这皇宫里边,真是没人能与杨皇后抗衡的人了。

吴佳芳见他一脸愁容,忽然想起个事来。不过,你又有喜事了。

什么喜事?

吴佳芳拽着他的胡须,还不是你老东西的功劳,‘玉’芳又怀上啦。

真的?韩侂胄惊喜地问,吴佳芳用手指点点他,你说你这个老家伙,跟这些小‘女’人怎么那样卖命呢?一会戳一个。

韩侂胄腆着脸,表妹,你这么说不对吧,咱成婚时间最长,要说卖命也是为你卖命最多,不信,你看看,你的那个上面记号最多,快要起茧子了。

吴佳芳扑嗤一下笑了,你个老东西,还不要脸了。去去,看看你马妹妹。

过会再去,先跟你卖会命。说着,便解开她的上衣,我来看看宝贝长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