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返回梁山(2 / 2)

天命水浒 一剑之刃 0 字 9个月前

军礼是:

长身直立,代表士兵的尊严永不屈服;

左手握持兵器,代表兵不离身时刻警惕;

右手握拳拍在心口,代表献出自己的忠诚。

军服是:

士兵着装统一为蓝色麻衣。蓝色染料最便宜,又耐脏又经洗,是平民的颜色。正好跟大宋的深红色、辽国的墨绿色、金国的深黑色区别开来。

伙长、什长装备皮甲;队长、都头装备铁甲;军侯、教头、虞侯一身鱼鳞甲,外罩蓝色金边披风。

军旗是:

主旗是一杆四丈替天行道杏黄旗。

玄武营,一杆三丈玄武镇海旗

豹韬营,一杆三丈豹子摇尾旗。

虎贲营,一杆三丈猛虎狂奔旗。

背巍营,一杆三丈力士巨盾旗。

金刚营,一杆三丈咆哮金刚旗。

苍狼营,一杆三丈苍狼白鹿旗。

训练方面:

第一要练行伍。包括站队排列、分伍分组、分清同伴、进退站卧等常识。然后是列队、报数、走动、跑步、转弯、敬礼。

第二步要练习武艺。由都头或教头督促士兵练习一些简单的招式,枪兵三招,刀盾兵三招,弓兵集体齐射,运用的熟练,同样威力不小。

军功方面:

讲究赏罚分明。

第一,鼓励勇战。斩甲士1人,算1点军功。俘虏无甲兵卒1人,算0.5军功,俘虏甲士1人,算1.5军功。

第二,不得浪战。战场上,什中战死者大于军功数,什长撤职;队中战死者大于军功数,队长撤职;都中战死者大于军功数,都头撤职;营中战死者大于军功数,军侯撤职。

第三,注重巧战。都头、军侯临阵指挥,可享受属下军功十分之一奖励。

第四,军功对应待遇

0点军功,为新兵,只管衣食,没有俸禄。

1点军功,管衣食,每月钱1贯。

2点军功,管衣食,每月钱2贯。可担任伙长,可穿皮甲;

4点军功,管衣食,每月钱3贯。可担任什长,可穿扎甲;

8点军功,管衣食,每月钱4贯。可担任队长,可穿铁甲;

10点军功,管衣食,每月钱5贯。可随时退役。俸禄一次性发放3年。

亦可申请考核,成为军官,担任都头,可穿披风。

士兵伤残者,按相应等级发放俸禄十年;士兵战死者,一次性给家属发放补偿一百贯。

10点以后的军功,暂时没有必要制定,10点军功,已经是很多人军人一辈子都完不成的功劳。而且梁山军事编制还太小,没有更多让士兵们上升的渠道。

新的军纪、军风、军容、训练、战功裁定实行之后,极大的调动了士兵的积极性、荣誉感,部队从乌合之众,逐渐向正规军转化。

尤其是战功裁定,在军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士兵们清清楚楚的知道了自己该如何去获得富贵。

退伍、伤残、战死都有相应的安排,没有了后顾之忧。山上的义军士兵虽然大都是光棍汉,可山下毕竟还有亲人存在。若是自己能立了军功,得了钱财,也能接济穷苦的亲人,就算自己战死了,也能为家乡的亲人创一笔财富。

而士官和军官们则多少感觉到了一些压力,若是自己的部队,一场战斗中,战死者数量太多,自己就要免职,太过丢人。

10点军功对于普通士兵,也许是一辈子都达不到的数字,可对于林冲、武松、鲁达、刘唐这个级别的武将,那几乎就是一场战斗就可完成的任务,区别只在于,谁最先完成!

军事安排妥当,众营都摩拳擦掌,开始刻苦训练。期待着下一场战斗的到来,想要看看谁在下次战斗中获得的军功更高。

而晁盖也忙里偷闲,跟着吴用、公孙胜一起视察了一圈梁山各种设施建设。

有着四千俘虏营青壮的免费劳动,开山、修路、平地、建屋速度都非常快。

人多力量大,那群体劳动的画面很有冲击力,可不是说说而已。

杜千作为营造司首领,掌管四千俘虏营,现在颇有些春风得意。他不善战斗,可对管理很有些心得,四千俘虏营在他的分化拉拢,小恩小惠之下,一直平安无事,干活卖力。他也似乎找到了人生的意义。吴用给他安排的营造任务,完成的很出色。

宋万作为迎宾司的首领,也算是兢兢业业。梁山这一个多月不断打胜仗,他组织了好几次庆功宴,都没有出过差错。最近,江湖上许多其他寨主、好汉前来拜山,他也应对自如,底气越来越足。

武大郎作为商业司的首领,和财伯互相配合,采买牛羊、布匹、铁器、木材等物资,颇有成效,造船厂也已开工,正在打造第一艘三百石商船,作为以后远行的工具。只可惜,现在梁山没有自己的主打产品,一直处于采购的逆差之中。

朱贵作为情报司的首领,已经完全接手公孙胜买下的酒楼、客栈、茶肆,手下一批精干的小厮,负责打探周边消息。

半山腰的平地已经打好地基,准备建设民政、内务、财务、营造、迎宾、商业、情报、治安等有司官署,以后就是梁山的政治中心。

山顶的聚义厅正在拆除,晁盖嫌弃聚义厅太过狭小,这里将来会是自己朝会之所,随着将领越来越多,聚义厅里能摆几把交椅?干脆拆了,重新建成高大宽敞的新殿。

三人继续向后山走,在相对平缓的南坡,有刚平整出来的一块空地。那儿一块巨大的石头矗立,有石匠正在雕刻。正是晁盖承诺建立的烈士陵园纪念碑。

空地边缘,搭建了一座茅屋,冒着炊烟,显然有人在生火做饭。

晁盖三人走过去一看,见是白日鼠白胜和他的婆娘二人正在给雕刻师傅煮粥。

“天王!两位军师,你们怎么来啦!”

白胜见到晁盖和吴用、公孙胜过来,吃了一惊,急忙拉着婆娘磕头。

“快快请起,白兄弟,你怎么在这儿安居?”

晁盖连忙将他们夫妻二人拉起来,好奇的问道。

“是我自己要求的。天王带我发财,后来又救我性命。一直白吃白住在山上,感觉实在惭愧,后来听说后山要为战死烈士建陵园,我就向军师请命,主动来这里拔草平地,打扫墓碑,为雕刻师傅做饭洗衣。总之,感觉自己也不算是个废人了。”

一起劫取生辰纲的八人,其他人都做了统领,唯有白胜没有得到官职,但他如今庇护在天王麾下,即便存有万贯财富也没人打他的主意,已无所求,只想着和婆娘平安生活,报答天王救命和庇护之恩。

晁盖点了点头,欣慰道:“你能这样想很好。每个人能力不同,有的人擅长冲锋陷阵,有的人擅长居后谋划,有的人擅长后方管理。以后烈士陵园会是一个很重要的地方,交给你管理,我放心。”

晁盖说完拍了拍白胜的肩膀。

“是,天王,我一定将这里管好,让烈士在地下享受香火不绝。”

白胜听到晁盖将他当做自己人,顿感热泪盈眶。他一介泼皮混混,何德何能让名满天下的天王如此看重,唯有誓死为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