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转移矛盾(2 / 2)

天命水浒 一剑之刃 0 字 4个月前

十二月二十九日。</p>

五支军团在斯塔夫平原剿灭了最后一支库蛮联盟部落。成功将高加索山脉南北贯通起来。</p>

经过这次征伐,华夏攻破亚美尼亚、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印古什四邦国,还有库蛮联盟三十多个部落,牛羊骡马不计其数,抓获俘虏八万余人。</p>

用来扩建克里木岛城池、新建安西城的运输骡马和劳动力都有了。</p>

华夏的攻城掠地,让中冬诸国惊惧,害怕五年过去,这位宗主已经不满现在的贡品,想要提高价码。</p>

十字军诸国恐惧,害怕这位攻破圣城的“祭祀王约翰”对他们再下毒手。</p>

拜占庭帝国皇帝约翰二世如今也在犯愁,看着克里木总督布鲁托带回的书信陷入沉思。</p>

他的拜占庭帝国虽然一直声称自己是罗马帝国正统继承者,但其实已经完全希腊化,与西欧老家区别越来越大。这次十字军东征,看似是东罗马与西欧老家的亲密合作,其实进一步暴露了双方的不合。</p>

这时候如何应对华夏的挑战,他实在不敢保证那些西欧叛教者会跟自己一条心。</p>

这种分裂,还要从罗马第一位真正的皇帝戴克里先说起。</p>

公元305年,身为皇帝的戴克里先在五十五岁时选择了退休,主动让出皇帝之位回老家种卷心菜。还设置了四帝共治”制度,解决帝国的纷争。</p>

四帝即:拜占庭东帝奥古斯都、意大利西帝奥古斯都、拜占庭副帝凯撒、意大利副帝凯撒。</p>

然而事与愿违,帝国再次陷入混乱,四帝争位打的不可开交。</p>

公元312年,退休的戴克里先全家被西罗马凯撒杀死在了卷心菜庄园里。</p>

公元324年,经历多年内战,东帝君士坦丁再次统一了罗马帝国,成为唯一皇帝。帝国统治中心从意大利转移到了拜占庭,都城也从罗马城转移到了新修建的君士坦丁堡。</p>

君士坦丁一世在这里接受了圣主教洗礼,宣布其成为罗马国教。圣主教徒便展开了针对罗马多神教派场所、神殿等财产的破坏运动。塞拉比斯神庙、亚历山大图书馆等文化遗产被狂信徒们付之一炬。他们完成了从受迫害者,到施加迫害者的完美转身。至此,圣主教与罗马帝国的兴衰结合到了一起,更是成为拉丁语的掌控者和历史的记录者。</p>

君士坦丁一世统一罗马后,同样采取了类似于戴克里先的办法,任命三个儿子各自统治帝国的一部分。结果,等他一死,三子争位,又爆发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内乱。</p>

公元395年,拜占庭的狄奥多西一世结束了内乱,临终前,害怕两个儿子继续内斗,便将帝国分成了东西两个部分,由两个儿子分别继承。于是,等他一死,罗马帝国正式分裂成为了东罗马和西罗马两个帝国。</p>

之后就发生了匈奴人统一东欧,入侵北欧事件。</p>

后世一部骑士小说《尼伯龙根之歌》,讲述的就是匈奴人入侵的背景下,沐浴龙血的男主角被冰岛女王刺杀,女主角最后嫁给匈奴王,靠着匈奴人杀光了仇人全族,替男主角完成了复仇。故事跌宕起伏,北欧城邦王子、公主间的爱恨情仇也还原出了那个时代北欧的一些历史风貌。</p>

北欧的维京人被匈奴人杀戮、奴役后,生活困苦不堪,一些部落不得不南迁躲避。他们分成两股路线南下,一路走西线,打败高卢人后进入西班牙,建立了西哥特王国。一路走东线,打败日耳曼人后进入匈牙利草原,建立了东哥特王国。</p>

公元410年,西哥特人在领袖阿拉里克率领下,进入意大利,围攻罗马城。在城内奴隶的配合下打开城门,将罗马城劫掠毁灭后离去。西罗马就此衰落,失去了对北方蛮族的威慑力。</p><div id='gc1' class='gcontent1'><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