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帝国腐朽(1 / 2)

大唐南皇 赵奔三 0 字 9个月前

 第一百一十八章帝国腐朽

这这都和华夏完全不同,在秦朝之前的历史太过复杂也就不说了,就说秦朝末年吧,大泽乡起义,陈胜的那一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彻底打破了华夏百姓心中的那一道枷锁。

古代中国是大一统的王朝,权力都在地主和士族官僚阶层手中。为夺权力农民和士族阶层经常会结合起来一起闹革命,这种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往往会获得成功。百姓们从此不再相信天命,认为诸侯无道可以替天行道,谁的拳头大谁就当皇上,陈胜吴广给中国农民起义开了个可以说是坏也可以说是好的头。

说陈胜起义是开了一个坏头,那是因为在权利的诱惑下,无数出身于底层的野心家为了权利而走上了造反的道路,如果说成功了倒也罢了,大家你好我好,分钱分地分女人,荣华富贵,三世荣光。然而事实上大部分的起义都失败了,而且更倒霉的是失败之后不但他自己要身死族灭,更是连累跟着他混的人倒霉,往往一死一大片。

既然如此,那为什么又要说是开了一个好头呢?

那是因为大泽乡起义给了华夏百姓们种下了一颗名为反抗的种子——在秦朝之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可没有什么农民起义,那时候的百姓的生活其实和欧洲的差不多,哪怕君主再如何昏聩,百姓们也都只能受着而无法反抗。但陈胜的起义却给华夏的百姓们一个反抗的种子,从此以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就成了华夏百姓们的信仰,只要君主无道,只要你敢让我们活不下去,那我们就会反抗,将你彻底推翻。

从这一点也能看出华夏百姓的反抗精神是根植于骨子中去的,或者说他们是没有什么敬畏之心的,之所以老老实实做人,听从你的吩咐,尊敬你为皇帝,那是因为你能让我活下去,如果你连这一点都做不到的话……那对不起了,我只能选择干掉你,自己寻找让自己活下去的路了。

也因此,后来的君主再也不敢像先秦时期那样胡搞了,反而十分关注民生,至少也要偶尔询问一下——这一点哪怕是再昏聩的君主,也都不敢完全不闻不问,甚至就连惠帝司马衷这样的人,在发生大灾害,百姓没有食物可吃的时候,还会问一句‘何不食糜’呢,不管这话有多么可笑和扯淡,但至少也证明了他对于民生也是有所关注的。

这一点和西方完全不同——‘在我死后,哪管它洪水滔天。’这可是堂堂法兰西一代君主路易十五的名言啊,从这一点就证明了欧洲贵族们在那个时期的观念,是根本就不把百姓们当人看的。也就是他们是在欧洲,如果他们是在华夏敢这样做的话,被激怒的华夏百姓能分分钟教他们做人。

当然,这里面也有教廷把持权利,国王只是教廷册封的诸侯,他们的地位和周朝的诸侯国差不多一般,而周天子就是教廷,高高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