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编练新军(2 / 2)

毕竟从亲疏上来说马宝还真是最合适的人选。

朱肆也考虑马宝,这位优点够多,但是毕竟出身太过复杂,而且这位反骨上身,一生都在斗争。

换句话说,朱肆有点嫌他立场不够坚定。

也就是这两天朱肆鸟枪换炮,能够挑挑拣拣,换着刚穿越而来的时候,马宝能够真心实意对他磕几个头,他都能高兴半天。

反观窦名望,除了和朱肆不亲近外,全身都是优点。

晋王的臂膀之一,那是起事初,一路跟随李定国征战沙场的大将。

从未有半点背主降清的想法不说,战斗力还十分强悍,让他成为亲军大将,不仅忠诚度能够得到满足,还能让李定国不生任何猜疑之心,不至于产生动荡。

确定大将人选后,基层的将官,朱肆准备则准备从新军中提拔,让其彻彻底底变为自己的军队。

搞定人事后,接下来便是钱粮了。

大明之所以只有四五万战兵,其根本原因是国力只能支持这么多,总共财政收入就那么多,他这边多要一点,李定国那边就少要点。

再加上为了这一战,昆明百里之内都化为了焦土,今年的税收肯定比往年要少。若不是因为战死了两万多将士,整练新军怎么也不可能。

至于有人会疑惑,当兵不是有口饭吃就行了吗?

昆明现在粮食这么多,还怕养不起兵?

这种在其他朝代或许能行,但是在明末则行不通。

大明沉疴难治,突然暴毙,药石无救,血淋淋例子就摆在那里,大家都不是傻子,都明白缺什么也不能缺兵饷的道理。

明军不满响,满响不可敌。

大西军为什么在四川混不下去了,到了云贵却能风生水起,那还是孙可望制定的足额才能足兵的政策起了效果。

要保持军队的战斗力,兵饷是万万不能缺,否则宁愿不扩编。

兵饷除了粮食外,他还得有银子,还得有布匹衣物等等一系列物资。换句话说,当兵是要有编制的。

所以现在明军有两万多的缺额,朱肆也不能一口气全吞了。

晋王的本部许多建制都打没了,你不可能不给李定国补充兵员。

鉴于此,朱肆也是很干脆的和李定国五五分账,他只练一万兵,其余的全部补充给李定国。

朱肆仅仅将新军的架子搭起来,便又不得不停止了。

这个时代,是没有时间让你安安静静种田的。

因为清军又来了。

距离上次大败才过了四天,清军便重整旗鼓,再度逼近昆明,停在了距坞堡三十里的位置。

这次清军明显有备而来,重新进军后,也不进攻,而是安营扎寨,深挖沟渠,一副防守的模样。

这样诡异的行为让明军上下都打了一个问号。

这清军是不是有病?

在明军的地盘上防守。

是打算和明军在昆明拼消耗吗?

以清军那脆弱的补给线,这不是纯纯的小丑行径吗?

诸位心中闪过了无数的问号,决定试他一试,明军新胜之师,这才不怕清军,于是开始主动进攻。

但是在一心防守的清军面前,坑定是铩羽而归。

并且清军也没趁着明军战败进攻,真就一门心思屯守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