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洪承畴的野望(1 / 2)

 洪承畴出身贫寒,按照后世的话来说是个标准的小镇做题家,能够爬到今天这个地位完全是凭借个人的聪明才智和努力得来。

他二十四便考中进士,春风得意,一时无两,刚入官场自然也抱着“致君尧舜上,再使民风淳”的伟大理想。

然而在碰壁几次后,这位聪明的人很快就悟透了官场的生存之道,变成了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什么理想信念,都被他当成狗屎一样的东西抛弃。

随风摇摆成了坚持的信条,他认为自己活得通透明白。

然而在明末最不缺的就是他这样的人。这样的人清楚自己是什么东西,最提防的也是和自己比较像的人。

他是什么货色,满清一清二楚,自然提防有加。

满清驱使他做走狗,看似风风光光,总督五省军政,其实呢,不过是一高级参谋,没有真的的决定权,满清让他出力,但绝对不会让他掌兵。

毕竟在皇太极,多尔衮这样的人物去世之后,岳乐等人又没完全成长起来之前,任谁都会这位曾经的大明督师犯怵。

可以说今天活跃在明清战场上的人曾经都是他的手下败将。

张献忠被他打着穷途末路,朝不保夕,更别说他手下义子李定国。

吴三桂虽然是辽东将门,但说到底不过是一总兵,在文贵武贱的明朝,洪承畴杀他如宰鸡。

但是这些昔日仰视他的小人物,如今一个个俱为王爵。

而他洪承畴到现在,总览五省军政,爵位不过是一前车都尉,满清最低等的勋爵。

这种赤裸裸的嘲讽与看低,让洪承畴如何能够自持?

他知道这一切的原因,就是因为他手中没有自己的嫡系,如果像吴三桂那样手中有几万战兵,他相信自己也能裂土封王,不让人后。

按常理,与他一同坐镇贵阳的还有贝勒杜兰,此次应该是杜兰领兵去堵曲靖。

但谁叫多尼与罗讬在昆明输急眼了呢,自作主张放开了禁制,让他独立一军。

所以洪承畴非常珍惜这难得的机会。

他已经六十六了,这是他人生最后一博。

在击溃了马进忠部后,洪承畴便有意的放慢了行军速度。

多尼与罗讬的计划,他当然知道,其中不少还是他出的主意。

满清在围攻昆明无果,损失了十二三万精锐后,多尼与罗讬他们要想不被夺职削爵,圈禁到死,就必须获得足够的战果。

昆明他们已经不敢奢望了,所以自然而然他们将目光锁定到了李定国身上。

刘文秀已死,李定国一柱擎天,只要能弄死李定国,此次攻打昆明便算不上失败。

但是李定国在昆明,如何能杀之?

那就只有将李定国调离昆明,才有可能实现这一目标。

所以为了调李定国出昆明,他们苦心造诣的撑了这么长时间,将围在曲靖的兵调回了一万,为的就是卖一个破绽给李定国。

他们以自己为饵,以全歼清军为饵,为的就是让李定国增兵曲靖。

而曲靖,正是他们为李定国选好的墓地。

只是千算万算,没想到李定国太沉得住气了,稳如老狗,拖到他们弹尽粮绝,才肯实雷霆一击。

到了此时清军粮草差不多已经耗尽,李定国不去,他们也得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