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猛将出世(1 / 2)

 系统,给我使用无限制使用,侧重点武力,目前初来乍到,还是要保住自己的小命要紧,故此,楚风打算侧重点武力。

“叮!宿主选择侧重点武力,下面公布候选名单,宿主可以去掉两位,系统将在剩下的三人之中随机抽选一人。”

“第一人:隋末大将宇文CD,武力:115,统帅:105,智力:95,政治:65,悟性:103,第二人:武悼天王冉闵,武力:118,统帅:110,智力:92,政治:62,悟性:100,第三人:五代名将李存孝,武力:120,统帅:110,智力:88,政治:72,悟性:108,第四人:西周大将杨戬,武力:115,统帅:110,智力:100,政治:70,悟性:116,第五人:北宋大将杨再兴,武力:112,统帅:110,智力:66,政治:78,悟性:120.”

看到这几人候选名单,楚风再也不能淡定下来了,这都是猛人啊!而且个个都喜欢,去掉谁也不愿意,最好是都出来才好,可是,在系统的催促之下还是不得不去掉其中两人,不过,不管是自己抽到哪个人,都发了尤其是李存孝那120的武力还有那杨再兴120的悟性,简直就是强到过分好不好。不过这几人也确实都是猛人啊!

宇文CD,《说唐》《忠义响马传》《兴唐传》中人物,隋朝大将,为大隋丞相宇文化及之子。被隋炀帝封为无敌大将军。号称天宝大将,是大隋王朝的支柱。被称为隋唐第二条好汉。武力仅有李元霸一人能及,力大无穷,威猛罕匹。身长一丈,腰大数围,金面长须,虎目浓眉,使一柄凤翅鎏金镗,重三百二十斤“,传说为九天应元雷神普化天尊转世。与瓦岗寨英雄为敌,最终在扬州被李元霸所杀。在整个的历史上,宇文CD可谓是忠义的化身,是唯一一个一直到最后还跟着杨广的人,其忠心甚至堪比关二爷。武力上来说,是隋朝第二条好汉,仅次于李元霸,而且还有统兵才能。虽然历史上不知道是否是真有其人,但是喜欢看书的楚风却在多处名著之中见到了这位天宝大将军的身影,给他115的武力值倒是也满合适的。

至于武悼天王冉闵,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不过,在史书中,这也是一个狠人,冉闵(?-352年),亦作染闵,字永曾,小字棘奴,魏郡内黄(今河南内黄西北)人,十六国时期冉魏政权建立者,350年-352年在位。以勇猛著称。350年称帝,国号大魏,史称冉魏。352年冉闵突围不遂,为前燕皇帝慕容儁所擒,斩于遏陉山,后被追谥为武悼天王。其著名的事迹莫过于发布杀胡令了。剧记载,龙骧将军孙伏都、刘铢等人集结了三千羯兵暗中埋伏在胡人居住的区域,也想杀掉冉闵等人。当时石鉴正在中台,孙伏都带领三十余人想登台挟持石鉴而发起进攻。石鉴见孙伏都在破坏阁道,询问原因。孙伏都说:“李农等人谋反,已经聚集在东掖门,我带领着卫士,谨先告知你。”石鉴说:“你是功臣,好好为官效力。我从台上观望着你,无须考虑尚未向我报告。”于是孙伏都及刘铢带领士众攻打冉闵和李农,未能获胜,驻兵凤阳门。冉闵、李农带着数千士卒毁坏了金明门而入宫。石鉴害怕冉闵会杀了自己,迅速招来冉闵、李农,打开宫门接纳他们,对他们说:“孙伏都谋反,你们应当立即讨伐他。”冉闵、李农进攻杀了孙伏都等,从凤阳门至琨华殿,横尸遍地,血流成河。冉闵发布命令告知宫廷内外,六夷凡敢动用兵器者一律斩杀。胡人有的攻破城门,有的越墙而出,逃亡者不可胜数。派尚书王简、少府王郁率领数千士卒,在御龙观看守石鉴,食物都悬吊着给他吃。在城内发令称:“与官同心者留下,不同心者听任各自离开。”命城门不再戒严。于是百里之内的赵人都进城来,离城而去的胡羯也堵满了城门。冉闵明白胡人不愿为己所用,颁布命令告知内外赵人,斩一个胡人首级送到凤阳门的,凡文官进位三等,武职都任牙门。一天之内,杀了数万胡人。冉闵亲自率领赵人诛杀胡羯,不论贵贱男女少长一律杀头,死者达二十余万,尸体在城外,全被野犬豺狼所吃。集居在四方的胡人,当地的军队依照冉闵的命令杀了他们,当时外表长得高鼻多须的人有一半因滥杀而死。可谓是非常彪悍的存在,论起勇武,绝对没的说。

李存孝是谁,喜欢看的可能都知道李存孝十八骑破长安的事迹,长安城可是非常的宏伟的,可不是现在的小村庄可以比的,而李存孝竟然能以十八骑破之,可见其骁勇。史书载:(李存孝)骁勇冠绝,常将骑为先锋,未尝挫败;从李克用救陈、许,逐黄寇,及遇难上源,每战无不克捷”。因力大无比,英勇善战,天下无敌,他与西楚霸王项羽齐名,故古人言“将不过李、王不过霸”。要是根据历史记载的来评价的话,此人勇武应该在李元霸之上,但野史之中的李元霸就另论了。

西周大将杨戬,可能听到这个人名,大家都存在于各种神话故事中的二郎神,可是,历史上,也却有其人。据说,这杨戬是西周大将,勇武非凡,只不过关于杨戬的记载少之又少,故此,很少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