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节诸葛亮以攻代守(1 / 2)

 长安城,梁方已领军赶回,引乌孙使者求见马超。

马超遂令入见,召李迪、诸葛亮、王达等六部官员作陪。

乌孙使者恭敬叩首,呈上国书,愿永世为臣。

众文武闻之大喜,纷纷出列贺道:“唐公威加异域,乃盖世之功也!”

马超不以为然,暗道:“说的跟真的似的,什么叫永世为臣,不就是我拳头大吗?难道李迪等人看不出来?跟着瞎起什么哄?”思及此,遂谓使者道:“孤久闻乌孙富庶,曾赠予呼揭粮草无数,此事果有之乎?”

使者不敢起身,见问,忙叩首道:“此事皆为前任国相善须所为,此人蒙蔽国主,罪大恶极,已被杨都督正法,实于国主无干!请唐公明鉴!”

马超闻说,暗自撇嘴,言道:“此皆旧事,不提也罢,既乌孙愿为孤之属国,税赋之事,贵国主可曾言及?”

使者再次叩首,答道:“国主有言,乌孙愿承担西域都督府一应钱粮支应,每年纳贡数额与诸国无异。”

马超微微点头,令其起身,接着道:“西域都督府不过数万兵马,所耗甚微,仅敦煌一郡税赋便足以,何须贵国支应?再者,原都护府诸国岂无粮草奉上?贵国主诚意不足,孤虽亦愿护佑乌孙,但恐陛下不允!还请贵使如实回复贵国主,详加斟酌后,再议此事不迟。”

使者闻言,惶恐不已,再拜道:“乌孙边陲小国,实不通上国礼仪,还请唐公明示,但有所令,乌孙无不应允!”

马超闻之,微觉错愕,自思道:“这乌孙使者把姿态摆这么低,难道想要以退为进?要是换成别人,肯定不好意思再提过分的要求,说不定还会赐予大量礼物,天朝上国嘛!如果乌孙人真这么想,那就大错特错了!我可是见多识广的务实主义者,怎么可能是你两句话就可以糊弄的?”念及此,不禁心下冷笑,遂佯作困乏,言道:“孤略感不适,还请贵使见谅!可回驿馆暂歇,此等事宜留待明日,先与礼部羊侍郎磋商,拟定章程后,孤再行定夺便是。”

使者闻说,不敢多言,只得叩首辞出。

马超环视众人一眼后,出言道:“方才乌孙使者有言,孤但有所令,彼无不应允,诸公以为,索要何物方可抵消战损?”

众人闻言,面面相觑,皆暗呼惭愧。

李迪进言道:“主公,乌孙贫瘠,又被鲜卑修武卢部掳掠,支应西域大军粮草诸事,已属不易,何谈其他?再者,若逼之过甚。。。恐有损主公颜面。”

张既亦出列,拱手道:“唐公,叔明言之有理,乌孙既已臣服,只需令其纳贡即可。”

马超见说,正欲出言。杨阜已出列,肃容道:“我大汉乃礼仪之邦,若依主公之言,与商贾何异?届时定为天下耻笑!还望主公三思!”

话音一落,姜叙、辛毗等皆出列劝谏。

马超见群情汹汹,顿觉不耐,扬声道:“孤有一言,诸公静听!”

众人闻之,皆缄口不语,目视马超。

马超起身下阶,环视众人一眼,沉声道:“自高祖立国,光武中兴,已近四百载,其间藩邦属国无数,强盛时便掳掠汉土,奴役汉民,衰微时则俯首称臣,纳贡请降,朝廷也确如诸公所言般,以礼相待,甚或助以钱粮!然则如何?匈奴占据河套,鲜卑肆虐幽并,乌桓牧马辽西,西域诸国更是掳掠敦煌!如今我大汉强盛,彼等竟又欲故伎重施,何其可恨!?若非顾及西域百姓,孤早已下令杨兆屠灭诸国!彼等罪孽深重而不自知,反欲以称臣之名揭过!世间岂有如此荒谬之事?!孤若允之,非遗祸子孙而何?!”

众人闻言失惊!杨阜当即下拜,愧声道:“主公之论,发人深省,阜矢口乱言,请主公降罪!”

李迪等见此,忙亦下拜请罪。

马超挥手示意其等起身,接着道:“诚如叔明所言,乌孙等国贫瘠,若索要粮草驼马,其国主必加赋百姓,如此一来,西域之民定然切齿大汉,久之则生乱矣。然若不加惩戒,彼等不知其罪,久之亦生乱矣。有鉴于此,孤思得一计,或可一劳永逸!”

众人闻说,忙问何计?

马超略作沉吟,缓声道:“孤治下之人口日渐稠密,曹操、孙策又急不可图,长此以往,恐雍凉百姓再无可耕之地,然西域地广人稀,何不趁此良机,以百姓之力并之?”

李迪等闻之,不明其意,杨阜问道:“主公究竟何意?”

马超微笑道:“孤欲租借西域诸国土地,以供我大汉百姓耕种耳!使彼等趋于汉化。诸公试想,数十年后,西域与汉土何异?”

杨阜闻言,拱手又道:“果如是,西域强盛指日可待,然其终究偏居一隅,距长安数千里之遥,若日后有人居心叵测,恐为大害!主公不可不虑!”

马超摇头道:“孤自信百年之内,西域稳若泰山!百年之后,西域皆为汉人也!即便日后果如义山所料,亦为同族手足之争,恰似孤与曹操、孙策,上溯五百载,彼此皆为兄弟也!至多改朝换代而已,于我大汉族裔何碍?”

众人闻之,震撼莫名,下拜大呼道:“唐公胸藏宇宙,腹蕴九州,上护汉祚,下佑黎民,德及万物,威加海内,乃盖世英主也!”

马超闻言,大笑道:“诸公过誉了!孤不过重振大汉雄风而已!”言毕,即吩咐羊衜自与乌孙使者交涉,然后遣使各国,令其等各租借一郡之地,年限暂定五十载,西域百姓皆可改投汉籍,各国主不得阻挠。。。

羊衜逐一记下后,即领命辞出。

众人又纷纷出言,询问租地之后治理事宜,马超一一作答。

忽亲军入报,言称李开求见。

马超闻报愕然,令唤入。

少时,李开入见,肃然下拜道:“主公,青泥隘赵胜急报,因吴将甘宁统三万大军出武关,故其亦欲引兵相迎,请主公调兵前往守关!”

马超闻之,皱眉思忖道:“孙策前不久还传书停战,怎么甘宁忽然就领兵出关了呢?难道这事又有曹操参杂在内?”念及此,遂问道:“可知甘宁何故出兵?”

李开道:“十余日前,吴兵数百精锐忽然逼近青泥隘,离关不足二十里,斩杀我军哨骑近百人!赵胜闻之,岂能干休?亦遣精兵突至武关左近,伏击吴兵探马,许是吴兵损失惨重,故甘宁恼羞成怒,遂统大军出关。”

马超点头,随即遣亲军传令,着关平统一万步军,赶往青泥隘守关。再遣快马往告赵胜:“甘宁挑衅在先,务必大破吴兵!”

亲军领命,正欲辞出。

李开止之,进言道:“甘宁不过离关立寨而已,并未进军,眼下意向不明,主公岂能轻易发兵?再者,若其中另有诈谋,如之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