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节法孝直巧入汉中(1 / 2)

 散关,唐军大营,李堪急不可耐,只因马休临行有言,唐公或兵发汉中,然眼见入冬,却仍无动静!情急之下,几欲上书询问,却皆被众将劝止。

忽亲军来报,言称狄道许将军遣人求见!

李堪令唤入,就问何事。

来人拱手道:“小人奉许将军之令,特来询问李将军,可有唐公军令?”

李堪闻言,心知许良欲争先锋之位,遂作色道:“若攻汉中,本将所部山地精锐定为先锋!干许良何事?”

来人并不着恼,赔笑道:“如此说来,唐公并无军令?”

李堪大怒!指来人道:“无论唐公是否下令,皆不干许良之事!只固守狄道即可!休想争夺先锋之职!”言毕,即喝令亲军将之逐出!

来人忙道:“还请李将军稍待!许将军言道:若唐公军令未下,便让小人带话李将军。”

李堪虽心知许良定无好话,然难免好奇,遂喝来人道:“许良有何言语?”

来人后退数步,躬身道:“许将军言道:李堪听了,若不将先锋之位相让,便。。。便打断。。。”

话未说完,李堪已暴起!

来人早有准备,急回身窜出大帐,翻身上马,疾驰而去!

李堪恼恨不已,喝令亲军急往追之,务必擒住殴打泄愤,然后转身怒谓众将道:“许良匹夫!枉自气杀本将!”

一将强忍笑意,出列止之,拱手道:“将军息怒,许将军心知先锋之位非将军莫属,故遣人激怒将军,若擒住此人殴打。。。恐有违军法,若被那陈黑脸知晓,上报唐公,将军虽不受重责,但必失先锋之位!”

李堪闻言猛省,乃喝止亲军,继而破口大骂许良,半晌后,忽又仰天大笑道:“想那许良一勇之夫,为争先锋之位,竟能出此妙计!待那泼才回报,不知许良作何感想?”言毕,复又大笑不止!

众将早已忍俊不禁,见此,尽皆大笑,一时间,帐内欢声雷动。

忽探马飞奔入帐,扬声禀报道:“将军,赵将军统铁骑五千前来,离营已不足五十里,少时便至!”

李堪闻报,大喜过望,问之道:“可知哪位赵将军前来?”

探马拱手答道:“旗号分明,乃镇西赵将军!”

李堪闻之,仍不知何人领军,大怒!遂喝退探马,领众将出迎。

少时,赵云、法正等入营,即令升帐!出示马超手令及兵部行文。

众将览毕,齐出列,下拜道:“末将等见过镇西将军,军师!”

赵云令免礼,出言道:“还请李将军遣人知会狄道许将军,限时三日,务必赶至散关大营!待其兵至,即进军下辨!”

李堪领命,就令亲军前往狄道传令!

待散帐后,法正进言道:“我军不日拔营,未知将军欲遣何人往见杨松?”

赵云愕然道:“自是遣细作前往,孝直何有此问?”

法正摇头道:“此次攻打汉中,全赖杨松之力!若遣细作前往,如何取信其人?故正请令亲往,还请将军允准!”

赵云闻言,连连挥手道:“不可!孝直乃三军智囊,岂能亲入险地?稍有差池,本将何颜面见唐公?!”

法正微笑道:“将军无需多虑,即便张鲁察觉,正只需明言身份即可,依仗主公之威,何人敢于加害?!”

赵云知其决心已下,遂不再相劝,即选亲军两人,令随行,嘱之道:“军师安危,本将便交予你二人,务必谨慎!”

二人拱手应命,沉声道:“将军放心!我等定保军师周全!”

法正连声道谢,郑重施礼,作别道:“事不宜迟,正这便起行,将军可屯兵下辨相候。”

赵云忙起身应之,还礼后,亲送法正出营。

却说许良求战心切,两日便赶至散关,也不歇马,径自求见赵云,参见毕,即出言请令道:“将军,末将所部骑兵两千,步军三千,皆已整装待发,请将军下令!”

赵云闻之,莞尔道:“许将军一路劳顿,先行歇息一晚,进兵之事,明日再议不迟。”

许良见说,先扭头回视左右一眼,然后上前几步,轻声道:“将军,自唐公起兵伊始,末将便追随左右,至今已十余年矣!然一直坐守狄道,寸功不得立!青泥隘赵将军、潼关梁将军乃末将昔日同袍,如今皆为少将军衔!将军试想,异日若得相聚,末将宁不羞乎?!”

赵云闻言一愕,继而起身道:“许将军宽心,唐公既已下令攻打汉中,收川之日不远矣!届时大功岂非唾手可得?!”

许良闻之大喜,即拱手辞出。

赵云暗叹一声,忖道:“众将逢战争先,何愁天下不定?唐公真人杰也!”

忽亲军入见,言称李堪求见。

赵云讶然,心道:“后日即将进兵,诸事皆已妥当,莫非又来请战?”思及此,遂令唤入。

叙礼毕,李堪果然出言,请为先锋,并问及许良。

赵云笑道:“好教李将军知晓,此次进兵汉中,本将欲亲统大军依次而进,不分主次。”

李堪闻言大急,连声道:“将军不可,此去汉中山路险阻,若无先锋探路,极易中伏!”

赵云见说,挥手道:“李将军不必多虑,唐公早有妙计,届时攻入南郑,将军自然知晓!”

李堪闻之,不由唉声叹气,苦笑道:“既然唐公已有妙策,想必汉中唾手可得,似此末将何日可立大功?”

赵云啼笑皆非,遂将对许良言语再讲一遍。

李堪闻说,一如许良,大喜告退。。。

法正等自离散关大营,一路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历经十余日,方才抵达阳平关。

亲军进言道:“军师,此关有军丁守把,盘查严密,不易过也!恐需翻山越岭而行!”

法正不答,注视关卡,半晌后,微笑道:“某有一计,或可轻易过关!”

亲军大喜,忙问何计?

法正指二人背囊道:“杨松贪敛财货,尤喜珠宝玉器,故唐公早已备下。阳平关守将乃杨松内侄,我等何不冒杨松家臣之名,面见其人,只需稍贿之,定可轻易过关!”

二人闻计大喜!即随法正直奔关城!

兵丁拦住,喝问道:“你等何人?可有路引?!”

法正佯作大怒,戟指道:“我等乃杨别驾之家臣也!你等安敢无礼?!还不通报你家将军?!”

一什长闻言,忙上前,拱手道:“几位稍待,小人这便往报宋将军!”言毕,便欲转身进关。

法正唤住,示意亲军奉上银钱,点头道:“你等尽忠职守,少时面见宋将军,定为你等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