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节于文则拒守城固(1 / 2)

 建安十七年,十一月,赵云得杨松之助,领军突入南郑,分兵拒守四门后,即引法正前往张鲁府中劝降,特意令杨松、宋光随行。

自丑时唐军入城,亲随便急报张鲁,言称南郑城破!张鲁惊醒后,犹自难以置信,喝问道:“四门紧闭,唐军焉能入城?”

亲随便将宋光献城之事详述一遍。

张鲁闻之,惊怒交加,细思之,恍然大悟!乃切齿道:“杨松奸贼!本师君誓杀之!”

正大发雷霆时,仆从入报,言称唐将赵云求见!

张鲁闻报,怒道:“南郑已破,何言求见?!”

仆从忙下拜,叩首道:“唐军虽围府邸,但并无一卒入内,现赵云领众将于府外静立,遣人叩门求见。”

张鲁见说讶然,遂令迎入。

赵云昂首入内,先施一礼,道:“赵云见过张师君!”法正等亦拱手见礼。唯杨松、宋光二人尴尬不已,只得躬身敷衍。

张鲁见此,岂敢托大?忙还礼道:“鲁战败,即为阶下之囚,不敢当将军之礼!”

赵云道:“临行唐公有言:天下大势,分久必合!故取汉中乃大势所趋,非人力可抗!师君何须介怀?”

法正亦出言道:“师君乃留侯之后,世为汉室忠臣,且持道家牛耳,唐公素来敬重,实不宜妄自菲薄。”

张鲁闻言,感概道:“素闻唐公仁义,今日见之,果不其然!既如此,鲁并无所求,只愿将军善待汉中数十万百姓!”言毕,便欲下拜请降,忽瞥见杨松避于法正身后,顿时大怒,起身戟指之,谓赵云道:“似杨松般卖主求荣之辈,将军岂能用之?!”

赵云道:“南郑侯功高爵显,云无权置喙,还请师君息怒!”

张鲁须发戟张,大骂杨松,愤然道:“若如此,鲁誓死不降!”

赵云正欲劝解,亲军来报,言称阎圃等汉中官吏皆已擒获,李将军报请将军发落!赵云略作思忖,即下令道:“不可捆缚,尽皆请入师君府邸!”

杨松急止之,连声道:“阎圃多谋,愚忠张鲁,不可久留!”

赵云摇头道:“南郑侯有所不知,云只有统兵之权,至于阎圃等,需上禀唐公定夺!”

少时,众官吏带到,阎圃等见张鲁安然无恙,先谢过赵云,然后下拜叩首,膝行至张鲁身前,涕泣道:“南郑城破皆圃等智虑短浅所致,请使君降罪!”

张鲁忙将之扶起,谓众人道:“此皆因杨松卖主,与诸位无干!”言毕,切齿将杨松奸计细说一遍。

阎圃等闻之,遽然跃起,皆欲上前揪打杨松。

赵云出言喝止!谓张鲁道:“师君善待百姓,恩泽汉中数十年,唐公亲令本将不得拘拿,若师君不降,可自去面见唐公,云绝不阻拦!”

张鲁闻说,手指众官吏,拱手道:“鲁多谢唐公,然此间人等,未知将军如何发落?”

赵云道:“降则留用,不降者自去。”

杨松闻言,急道:“将军不可!此间人等于汉中根深蒂固,若纵之,必为大患!”

赵云见说,暗自摇头,示意法正出示马超手令。

法正观瞧半晌,对众人秉性早已心知肚明,见赵云示意,遂谓张鲁道:“唐公亲书在此,还请师君过目。”

张鲁接过,览毕,仰天大笑道:“唐公睿智,胜鲁百倍!”言毕,喝令左右拿下杨松、宋光,并赶至府中,将其等家小一并锁拿,明日午时,尽斩之!

二人大骇,转身欲奔时,早被扑倒,捆成一团!杨松自知难逃一死,遂厉声大呼道:“马超言而无信,诸位若降,亦死路一条!”

法正叹道:“唐公曾言:德不配位,必有灾殃,今日见之,果为至理!”

张鲁即擒杨松,遂引阎圃等下拜请降,

赵云上前扶起,再令众人起身,谓张鲁道:“唐公久慕师君,故请师君前往长安一会。”

张鲁欣然应之。

法正出言道:“还请师君传令定军山杨昂、城固杨任等部,赶至南郑听令。”

张鲁闻之,即亲书令谕,遣人前往各地传令。

至此,汉中皆平,赵云遣人飞报马超,令法正暂代太守一职,遣李堪巡抚诸地,自领大军径奔城固。

却说杨任奉张鲁之令,将于禁大军放过城固。

于禁大喜,领军直奔汉水,进三十里左近,即下令立营,遣探马四出,着重探查南郑防务,欲趁张鲁不备,袭取之,进而全据汉中。

晚间,探马飞奔来报,言称唐军已兵临南郑城下!

于禁闻报暗惊,喝问道:“唐军何人领军?兵马几何?”

探马见问,即叩首道:“小人远远窥见旗号为“镇西将军赵”,至于兵马,唐军铁骑众多,小人等不敢靠近,故不知详情,约有。。。数万大军。还请将军恕罪!”

于禁大怒!喝令斩之!

程昱劝道:“将军,唐军哨骑精锐无匹,若其等靠近,定为所擒,若如此,我军行迹败露矣!以此论之,其等有功无过,还请将军恕之!”

于禁见说,稍作思忖,即释之,谓之道:“唐军已至南郑,我军如何应对?仲德可有良策?”

程昱见问,出言道:“将军,事已至此,当遣人急报魏公,再回军城固,先说降杨任,然后分兵立寨,坚守之!”

一将抗声道:“不然!末将以为,当出兵南郑,往袭唐军后路!如此一来,唐军首尾不能相顾,必然大败!届时我军自可全据汉中!”

于禁摇头道:“我军多为步军,如何袭之?!且南郑城外一马平川,唐军只需出动数千铁骑,本将便寸步难行矣!”言毕,斥退那将,就依程昱之策行之!

次日,杨任见于禁回兵,暗觉讶异,遂令各部紧守城池,引千余骑出城列阵,挺枪喝问道:“于将军何故回军?”

于禁打马上前,拱手道:“唐军已破南郑,此时再渡汉水无益,故本将回军,欲助将军坚守城固!”

杨任闻言,先是一惊,继而大笑道:“于将军好意,本将心领之!若无别事,恕本将军务繁冗,不便作陪,于将军自便!”言毕,即令左右传令右寨放行!

于禁也不强求,领军径过,于城固以东十里立营。

杨任见之,传令各部严加提备,并遣亲军急赴南郑查探。

忽妻兄求见,哭告杨松内侄宋光已代北门尉之职。

杨任大怒!深恨杨松、张卫!

次日,亲军惶急来报,言称南郑已破,张鲁已降,唐将赵云统大军正往城固进发!

杨任闻报失色,自思道:“张鲁昏聩,信重杨松,若本将亦降,恐为其所害!不如往投曹操!”念及此,即领数十亲军,出城直奔魏军大营!

于禁迎入,拱手道:“未知杨将军亲至,有何见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