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节思战局决意亲征(1 / 2)

 长安城,军务省,正堂之内,李开、诸葛亮听闻马超欲亲统近卫军,往援南阳,不由相顾无言,愣怔片刻后,便闻诸葛亮不解道:“主公只需令魏延回兵坚守武关,继而增兵冀州、司州,平定中原自然指日可待!何必再临战阵?且天子现居桂宫,主公若离长安,恐多有不便,故请主公三思!”

李开闻之,亦出言附和。

马超见此,摇头不语,皱眉沉思片刻后,即起身言道:“孤既用魏文长为将,恐不便遥令之!至于进兵中原之事,二公试想,青兖一线有张辽、臧霸近二十万大军,加之其等皆骁勇善战、足智多谋之将,且有李典、郭淮等相助,实不可小觑,令明、元直未必可破之;乐进亦为魏军骁将,能攻善守,更兼虎牢关易守难攻,张隽乂急切之下,恐难越雷池一步!有鉴于此,孤以为,既然荆北不日可定,不如就主攻南阳,若能尽灭司马懿所部,张辽、乐进等辈岂非弹指可破?至于天子,只需令李阳严加防范即可,料无大碍!文优、孔明以为然否?”

二人闻说,相顾愕然,细思之,深以为然,遂不再出言相劝,只请马超待黄忠战报送至长安后,再行出兵,且届时不可亲临战阵,凡遇战事,可令李敢、丁禄代之。

马超应允,即令丁禄传令,集结近卫亲军待命。又问及诸葛亮洛阳城建进度,得知诸事顺遂后,大觉满意,即起身回府。

用罢午饭,马超便入书房小憩,吩咐无事不得搅扰,实则闭目假寐,暗思施政中原之法。。。

申时许,杨氏回府,满面欢喜之色,四处打望一眼,却未见马超踪迹,即唤仆妇询问道:“唐公可曾回府?”

仆妇躬身答道:“回夫人,唐公早已回府,现于书房独处,或有要务,吩咐仆等不得搅扰。”

杨氏见说,只得作罢,转令仆妇往请董氏、姜氏、蔡琰等,就于偏厅叙话。

少时,五女皆至,杨氏便将皇后留宴之事叙述一遍,兴高采烈道:“皇家女眷果然非同一般,那曼公主非但雍容华贵、姿颜俏丽,且知书达理、温婉动人,实为我儿佳妇也!可惜众位妹妹并未入宫,不曾得见!”

姜蓉见说,不屑道:“皇家又如何?若非夫君庇护,只恐三餐亦不得饱!”

杨氏闻言大怒,拧眉斥之道:“蓉妹休得胡言!我辈妇人,安敢妄议宗室?若传将出去,夫君势必声名扫地!”

因杨氏出身羌中,自幼习武,且身为马超大妇,一旦动怒,自然平添一股威势,姜蓉不敢犟嘴,乃躬身认错,委屈道:“祺儿也已成年,却从未得姐姐如此赞誉,故妾身不忿,失口乱言,还请姐姐勿怪。。。”

杨氏闻之,顿时哭笑不得,却见蔡琰已将姜蓉扶起,微笑道:“蓉妹虽为人母,但天真率直,向来口无遮拦,姐姐实无需动怒。”

董氏、辛氏等见此,亦出言相劝。

杨氏轻啐一口,道:“蓉妹秉性,何人不知,谁又当真与她置气?然眼下天子驻跸长安,乃多事之秋,我等身为唐公内室,更需谨言慎行,实不可轻忽!”

众女闻之,忙躬身应下。

杨氏逐一扶起,缓声道:“皆为自家姐妹,何须如此?”言毕,谓姜蓉道:“祺儿自幼深得夫君宠爱,本已略显骄纵,若再时常褒扬,愈发无力管束矣!况且我等姐妹皆为祺儿至亲,岂能如外人般曲意奉承?倒是祺儿年已及笄,未知妹妹可有中意人家?”

闻此言,姜蓉心下顿时舒畅许多,见杨氏问及马祺终身大事,遂敛容答道:“夫君曾言,祺儿未及双十,不得出嫁,故虽有托家兄提亲之人,但皆为妾身婉拒。”

杨氏闻之,撇嘴道:“妾身年十六,便为夫君诞下靖儿,董妹妹年十五,秋儿便已足岁,辛妹妹年十七,亦生马承,琪瑛得嫣然之时,不过二八年华,以此论之,夫君只是宠爱祺儿,不忍其出嫁罢了,蓉妹岂能当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