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4章大唐败家子(1 / 2)

大唐闲人 疙瘩 0 字 9个月前

 李承乾连连点头称是,记下了徐淼交代的这几条。

这时候徐淼忽然间想起一件事,对李承乾问道:“铸币权这件事你做的怎么样了?”

李承乾连忙答道:“父皇七月初已经下旨,明令禁止任何地方以及私人铸币,在少府监下设铸钱监,专司铸钱之事,铸钱监在解州、商州等地,分设五处冶炉,专司铸钱!

这件事你怎么可能不知道?”

徐淼一听,顿时有点尴尬,因为虽然朝廷下达的一些旨意,需要昭告天下,便会传给各地得知,而七月朝廷下旨之后,将这道旨意传到海州的时候,估计他那会儿正带着船队南下到海中洲一带,追杀混海蛟呢!

而他回到岸上之后,也没有太过留意朝廷那段时间有什么旨意,而长史张荣他们估计也忘了告诉他这件事,以为他会翻看朝廷送达各地的塘报,故此徐淼也就没听说这件事。

“那个……咳咳……我应该是忘了!嘿嘿!不说这个了!咱们还是说钱的事情吧!

眼下我认为大唐仅仅以铜为钱,这样的钱币政策太过单一,不利于未来商业发展!

眼下虽然暂时还凑合着可以满足市面上的交易流通,但是单单只有铜钱,却并不能满足需要!

接下来我的意见是另外以金银铸币,制订币值,方便商业的大额交易!

就比如那琉璃器,一件上千贯甚至数千贯,用铜钱交易太不方便!要是换成金币或者银币的话,那就方便多了,而且这也有利于钱庄兑换以及钱的转运!

至于好处嘛!嘿嘿!你就自己想吧!由朝廷铸币,制定币值,总好过民间私下议定金银价值!

还有铸钱本身也是有利可图之事,因为金币和银币的含金量和含银量并不是足金足银,这一点类似铸造铜钱的时候,里面会添加一定量的铅锡……”

李承乾别看年纪不大,但是在皇家变态的教育之下,却远比后世这个年纪的少年成熟得多,而且自去年开始,李二便已经让李承乾作为太子上朝观政,虽然没有发言权,可是天天上朝,看李二和朝中诸臣们处理各种国事以及政务,这眼界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

所以徐淼才会鼓动李承乾主动承担起筹建钱庄之事,就是要李承乾先从钱庄的事情着手,参与一些政事之中,让这家伙日子过得充实起来,有事可做,省的他闲下来没事就瞎琢磨,被一些小人蛊惑着做一些丢人现眼的事情。

李承乾也对钱庄的事情很感兴趣,向李二主动请缨,要求由他筹办钱庄之事,李二当时考虑到已经授徐淼为太子左庶子,钱庄之事本来就是徐淼想出来的法子,钱庄的各种流程以及规矩也是徐淼设计的,有徐淼辅佐李承乾,即便是李承乾年纪小一点也无妨,于是便准了李承乾所请。

这是李承乾第一次被自己老爹信任,将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他,所以自那之后,李承乾就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钱庄的事情上,带着一帮皇家选出来给他的手下们,日以继夜的筹备钱庄之事。

钱庄顺利开张之后,李承乾就盯着钱庄一点都不敢松懈,生怕钱庄出点什么事,惹出天大的麻烦,把钱庄之事给搞砸了,那就麻烦大了。

钱庄的重要性李承乾很清楚,特别是经过半年的运转下来,钱庄从最初的数十万本金,现如今经过半年的吸储下来,钱庄的资金已经高达六百多万贯。

六百多万贯虽然乍一听似乎就那么回事,可是要知道这六百多万贯可是差不多顶的上整个大唐两年的岁入了。

一旦钱庄出问题垮了的话,那么徐淼当初就告诉过李承乾,那大唐就基本上要完蛋了。

所以别看李承乾现在年纪还不大,但是却在这件事上非常上心,而且也异常谨慎,几乎每天上完课之后,便把精力都放在了钱庄之事上,亦或是去长安的钱庄查看一下情况,亦或是会调阅各地送来钱庄的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