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失败的夜袭(2 / 2)

当初孙策从袁术手里要回了父亲孙坚的部曲后,因为兵力不足,也为了快速平定江东,孙策采用了一种比较奇葩的手段,就是世袭兵制。

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哈。

比如说周瑜来投靠孙策,孙策会给他一个将军名号,让他执掌两千人的军队。

但这个两千人,不是孙策直接拨给周瑜的,而是需要周瑜自己去招募的,而且这两千人就是周瑜的私兵,要周瑜出钱来养,但好处是,这两千人周瑜死后可以传给自己的儿子。

这就是世袭兵制。

这么一来,孙策可以快速的拉起一起队伍来,快速的平定江东,但也为江东埋下了隐患,甚至孙策自己也因此遭遇刺杀。

江东这个地方,世家们名义上认可孙氏的掌权,但实际上依然保留着自己的军队和土地......这种情况下你孙策还大肆打击杀戮江东世家,这不是自己找死么。

而孙权又是年少掌权,为了快速稳定江东,也为了应对孙策杀太多世家之后的恶果,不得不进一步的对江东世家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妥协。

因此,江东的对外战争,不是孙权一个人说了算的,要出兵攻打某个地方,则需要孙权说服江东的世家利益集团,获得他们的支持后才能行动。

如果这次出兵江夏能速胜,可以给江东世家带来好处,那么江东世家倒是不介意在春耕的时候出兵。

但如果不能速胜,而是陷入到旷日持久的攻城战中,那么江东世家在看不到利益的情况下,肯定会退缩。

因此,周瑜知道,一旦江夏的援兵已经到了鄂城,虽然周瑜依然有信心能获胜,但......不能拖太久,否则拖下去对江东不利。

周瑜按捺住内心的担忧,稳坐中军帐,等到自己军中将士的回报,希望从这次鄂城方面的袭击中,判断出江夏援军有没有到来,如果来了,有多少人。

但很快,周瑜就得到了回报。

没有袭营,只是百十个江夏军士卒,带着锣鼓到江东营寨附近敲了一阵,还没等江东军的人马出营查看究竟,就已经跑的不见踪影了。

周瑜一愣,然后直接被气笑了。

这都是什么小孩过家家一样的计谋?!

就靠百十人也敢搞疲兵之计?!

如果双方兵力相当,周瑜还要担心一下这是不是对手的疲兵之计......大晚上的睡不好,还深怕有埋伏的不敢追,确实很难受。

可现在你压根就人手不足,还玩这种恶心人的手段,也不嫌麻烦?!

是的,现在周瑜已经可以确定,江夏援军还没到,只有对面鄂城守军出来,用半夜敲锣的方式恶心人而已。

不然那些敲锣打鼓的敌军不会撤的那么快,起码也得等到自己这边派出军马查探虚实后再撤军。

这么快就跑,不仅说明对方没有什么埋伏,也说明了鄂城守将底气不足,连这百十个将士都不敢损失。

如果是这样,周瑜压根不担心了。

重新安排了一下,让一部分江东士卒值夜,定期安排外出巡逻,省的那帮恶心人的敲锣打鼓再来,然后继续安排诸营休息。

之后自然是一夜无话,也似乎确实印证了周瑜的猜想,鄂城守军没有再来骚扰。

这个半夜骚扰的计策,自然是张溪出的,目的嘛......张溪还真不是想要恶心人,他是真的想要夜袭的。

张溪本来是想着,江东军刚到,立足未稳,说不定可以偷袭一下,因此才安排了夜袭。

但不能直接劫营,毕竟江东人多,而且周瑜又是智谋过人的名将,直接劫营搞不好反而要吃亏。

因此张溪本来是想用半夜敲锣的方式引诱敌方出兵,然后在半道上让寇封埋伏着,想着万一周瑜派人来查探虚实,少说的干他一下也好。

毕竟是半夜嘛,张溪不相信周瑜会让大部队倾巢而出,肯定是只有小部队外出查探,那么寇封带个五百人左右,打不过也能跑的了,张溪可不信大半夜的周瑜敢派人追击。

左右不会吃大亏。

当然,如果周瑜不来的话也无所谓,就当是恶心一下周瑜也好。

可张溪也没想到,那些个偷摸靠近江东营地,负责敲锣打鼓的军士居然这么胆小,人家江东军还只是戒备,都没出营呢,这帮人就着急忙慌的撤退了。

他们都撤了,这个计划也就暴露了,那寇封还埋伏个什么劲啊。

寇封一看到前方队友撤退,江东军军营一点反应都没有,知道这是等不来追击队伍了,自然也就率队回去了。

还好初春没啥蚊子......不过寇封依然火大。

这也太胆小了吧,就这个胆子,怎么上阵杀敌?!

可张溪倒是不意外,面对周瑜嘛,没吃亏就算是赚了。

再说了,这些士卒半个月前还都是水军,陈就能留下来交给张溪指挥的士卒,你还指望他们是什么精锐不成?!

能有前天那样守城的本事,张溪已经很欣慰了。

安抚了一下寇封,也让寇封回屋睡觉,然后......张溪愁啊。

这都又过去好几天了,西陵县的援军,到底来不来啊?!

陈叔至啊陈叔至......有没有援兵的,你好歹派个人送个信啊。

这么耗下去,搞不好我可真的就要交代在这个鄂城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