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劝降(2 / 2)

不是,到底一开始,是谁在这里纠结“字”这个问题的?!

庞统那个无语的.你这是非急着宰了张任不可么?!

你俩有仇啊?!

张任也不能理解.这个主将,莫不是真的跟我有仇?!

三番两次用字号羞辱我不说,现在在我临死前想要个字号,这家伙都这么有意见?!

张任顿时冷哼一声,表达了不满。

而庞统嘛,看看张任那个不满的神色,再想想张任的立场和刘璋之间的关系.突然有主意了。

庞统咳嗽一下,引起张任的注意,然后又故作轻蔑状,对张溪说道,“元长此言差矣,我等攻破益州之后,那刘季玉自身尚且难保,岂有心情给张将军取字?!”

嗯?!

这话啥意思?!

张溪奇怪的看着庞统,心说难道庞统那意思,要在破城之后,把刘璋给宰了?!

可在葭萌关的时候,你不是那么说的吧?!

然后张溪就看到了庞统隐蔽的对他眨眨眼。

张溪顿时知道,庞统这是要耍花招了。

当即也想了一下,配合庞统,说道,“此事倒也嗯,刘季玉毕竟治理益州多年,人望到也不小”

张任一听.啥玩意儿?!

你们当着我的面,讨论要在破城后杀了我家主公?!

但仔细想想,刘备连这么不要脸的杀人夺地都干出来了,杀自家主公,那又算什么?!

张任顿时不干了,又要开骂。

但庞统就没给张任继续骂的机会,而是说道,“既如此,且暂时收押张任,等候主公发落.字不字的,终究还是让主公定夺吧!”

说完,庞统不顾张任的叫骂声,命人把张任押下去,好生看守,等待刘备发落。

等把张任押走了,庞统这才拉着张溪,商量起具体劝降的办法来。

简单来说,就是用刘璋的性命安危作为要挟,让张任投降,不投降,就杀了刘璋全家。

在庞统看来,张任既然对刘璋这么忠心,应该会答应这个条件的。

至于刘璋嘛.都夺人地盘了,怎么也不可能真的杀了刘璋的。

既然本来就没打算杀,这样吓唬一下说不得又能劝降一名刘璋心腹,岂不是两全其美。

张溪听完,只是笑笑,对庞统说道,“此计虽好,然主公何等人也,岂能用之?!”

刘备这个人呐,虽然是乱世军阀,不缺杀伐果断,但同样也算是这年代少有的光明磊落之人。

这次进攻刘璋,是为了自己的基业,也是为了兴复汉室,所以刘备扔掉了脸面,选择了乱世军阀的道路,进攻刘璋,吞并益州。

这本身不是什么光明磊落的事情,刘备这么做也是为了实现匡扶汉室的理想,迫不得已的事情。

但你要让他配合庞统的计划,吓唬张任说他要杀刘璋,显然刘备是不会这么做的。

而事实上,刘备一听说张任被擒后,第一时间派人过来,把张任接走了。

然后刘备就主动当着张任的面立誓,此番攻打刘璋属于迫不得已,但打下益州后,绝对不会伤害刘璋一家任何人的性命,哪怕是雒城内的刘循,刘备也会尽量保全。

然后,刘备也让张任自己选择,是降是死,他刘备都可以成全。

但张任出乎意料的,选择了不降,但也不死。

不降,是因为他是刘璋的臣子,忠臣不事二主。

不死,是因为张任被庞统那么一咋呼,现在已经不相信刘备的誓言了,他要亲眼见证刘备是不是会遵守诺言。

刘备对此也无奈,只能听之任之,只要张任不做出出格的事情,就任由张任留在自己身边。

可法正不能同意这样的事情啊——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这张任要是起了歹心,对刘备不利,那怎么搞?!

现在还没打下成都呢,刘备要是有个万一,这些士卒还不分分钟溃散啊。

所以法正还是劝说刘备,你可以留张任一命,同时也是给其他刘璋心腹的一种宽慰和希望,算是收买人心。

但这个张任,你肯定不能留在自己身边。

哪怕是送到张溪那边的南门去,也不能留下。

然后张任就被押送回南门营地了。

张溪那个头疼的。

北门有主公刘备在,确实不适合留下张任。

但我这边还有个凤雏在呢啊把张任和庞统放在一起,张溪总觉得好像把猫和老鼠放在一起,早晚要出事儿的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