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治理地方(2 / 2)

不管干啥吧,反正巫县的县令和地方豪族家主都是战战兢兢的,生怕张溪一个不高兴,把在场所有人都咔嚓了。

毕竟是乱世,这年头谁知道这些当官的是什么脾气.听说这位出身寒门,又是带兵的将领转职当的太守,说不定脾气不好呢。

张溪其实也没想干什么,就是召开一场酒会,说是到了地方,跟地方乡老们搞好关系,顺便的,在席间不经意的透漏,自己带兵,是去宝源山剿灭山贼的。

然后就让小邓艾盯着,看看席间人的反应。

兴高采烈拍马屁的人不用管,不以为意的人也不用去在意,专门看看有哪些人是忐忑不安的,全都记下来,喝完这顿酒,就先别走了。

当然,张溪不是要杀人,也不是要严刑逼供。

那些兴高采烈的人里,未必没有跟山贼勾结的人,不以为意的人里面,也许就藏着城府很深的盐枭.但忐忑不安的人,肯定是心虚啊。

不管是不是跟山贼有关系,肯定是知道一点事情。

而且这种人心里素质不好,一顿吓唬之后,说不定就能顺藤摸瓜的,找到一些有用的线索,然后顺着线索摸过去.嘿嘿。

别说,张溪的这招真的很好用,很快就找到了有用的线索,然后顺藤摸瓜的,逮到一个跟山贼有所牵连的地方小豪强。

但这个地方豪强犯的事儿,居然只是帮助山贼销赃.把山贼煮出来的盐,私下贩卖出去。

当然,这也是死罪,不管在哪个朝代,贩私盐都是死罪。

但问题是,张溪要抓的,不是这种从事下游产业的人,而是那些勾结或者包庇山贼盐枭的人。

再说了,现在天下大乱,纲纪不振,刘璋治下的益州又是法度废弛的,有人贩私盐,这真的是很大的一个罪过么?!

或者说,没人贩私盐,很多百姓更会活不下去吧。

这年头的官盐,可比私盐要贵的多。

倒不是替贩卖私盐的人辩驳什么,只是张溪总觉得,自己好像抓错方向了,上辈子看的那些商战,好像一点忙都帮不上。

张溪不太懂,再加上之后实在找不到其他的线索和证据,一时间有些僵。

而小邓艾也不懂,为啥自己的师父,要纠结这些小事?!

“师父,如今紧要之事,不是上山剿灭山贼么?!”小邓艾不解的,询问自己的师父。

张溪心里感叹,小邓艾虽然已经长大了,马上就要行冠礼了,但对于人心这种事儿,依然显得有点单纯。

也罢,小邓艾也这个年龄了,该接触一些阴暗面了.张溪就跟小邓艾分析起来,这些世家们的龌龊心思。

“山间盗匪,十之八九,皆为此等世家指使尔。若不除此等世家,如何能安定产盐?!”张溪最后总结道。

小邓艾挠挠头,依然不解,说道,“纵使如此.我等接管所有盐泉,派兵把守,世家豪族莫非还敢起兵叛乱?!”

张溪摇摇头,正想说什么呢愣住了。

对啊,我管他世家什么反应干什么?!

现在是乱世。

自己可是带着三千士卒来的,鱼复那边还有万余精锐士卒驻守,就算你们这些世家豪族要造反,那又怎么样?!

无甲胄兵器的,你就是拉出一万人来,我也不怕啊。

更别说巴东郡就没有可以一下子拉出一万人队伍的世家豪族,都是一些小猫小狗而已。

再一个,就算真的能拉出这样的队伍,张溪也不怕。

刘备可不是刘璋,他不会轻易对这些世家妥协,继续允许这些豪族把持属于官府的利益的。

其他方面不好说,但盐铁官营是大汉国策,刘备这个大汉宗亲,是不会在这方面让步的。

唯一要考虑的,就是山上的那些盗匪,该怎么处置。

这些盗匪,肯定是受到世家支持资助的,不然光靠煮盐,他们可没法在山里填饱肚子。

只要想办法解决掉这些山贼,然后再把盐泉一占,再对世家拉一批打一批的,这事儿不见得非要靠杀人来立威。

张溪顿时意识到,好像自己从一开始,方向就错了。

不应该从世家方面入手,跟这些地头蛇斗智斗勇的,既浪费时间,效果也不见得有多好。

果然还是应该转换思路,先从山贼方面下手。

张溪想明白这点后,顿时不再犹豫了。

没必要在巫县停留了,直接领兵离开巫县,甚至还绕过了北井县,直奔北面的宝源山。

到了宝源山,先在山下驻扎,然后把三千士卒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在主山道口安营扎寨,防止山贼们下山闯关,另一部分则在本地山民的指引下,把守各条山间小路,防止有人私通山贼。

马上就要冬天了,山上的动物也都要冬眠或者迁徙的。

围山一个冬天,封锁所有可以送物资上山的道路,张溪就不相信了,这些山贼能靠盐泉熬过一整个冬天。

这招啊.呵呵,张溪的这招也不是自己想出来的,而是学习的诸葛恪。

诸葛恪平定山越,用的就是这一招。

只是不知道将来诸葛恪要去平定山越了,再用这招的时候,会不会有人说他是抄袭的张溪.嘛,无所谓了,反正这年头也没啥版权意识。

(本章完)

s..

天才本站地址:..。手机版阅址: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