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石苞(2 / 2)

某天,两个郡兵不知道怎么想的,居然在当值期间,放着军粮不吃,非要跑去人家酒肆吃饭。

这酒肆的伙计呢,也有点不识好歹,就偏不让这两郡兵进去吃饭。

这年头,能在县城开酒肆的人,身份肯定不一般啊,他家的伙计,能把两个大头兵放在眼里?!

然后吧,伙计就被两个郡兵给打了。

这年头的大头兵,你也别指望他们有太好的素质,没抢你的,就已经算是不错了。

所以两个郡兵真没觉得自己哪里做错了,打完了人,还大大咧咧的闯入酒肆,见什么吃什么。

然后两个郡兵就被东家叫来的十几个家仆给围住了。

两个郡兵也是没脑子,一看到被这么多人围住了,他们也抄起了家伙。

郡兵手里的,可都是军械,杀人用的,这下手稍微没分寸,就闹出了人命。

而那十几个家仆吧,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看到郡兵亮出了军械,也不含糊,依然围追堵截,结果生生的把两个郡兵堵死在胡同里,活活打死了。

然后石苞就怒了。

谁对谁错,在石苞这里不重要,他只知道,自己麾下的士卒被人打死了,自己要是不报这个仇,这个兵就没法带了。

所以石苞直接率领士卒进城,当着县令和县丞的面,要一个说法。

兵,不能白死,这个酒肆的幕后东家,必须给出一个交代。

把县令,县丞,以及酒肆的幕后东家都给气个半死。

在他们看来,石苞这是在某逆,在造反,在好吧,真没法给安这么重的罪名,毕竟现在是乱世,伱要这么说,指不定人家就真的反了。

石苞反了以后会有什么下场,暂时还不知道,但石苞反了以后,郢县县令,县城,整个郢县的世家大族会有什么下场,那是可以预见的。

所以,县令和县丞商量了一下,让那个酒肆的幕后东家出面道歉,赔偿了一笔钱给两个士卒的家人,把这个事儿给了了。

石苞也知道,这个事儿就只能到此为止了,除非真的造反,否则不好收场。

但石苞这么做,在军中的威望一下就达到了顶峰。

这年头的士卒,谁真正把他们当过人啊?!

大头兵不会去管谁对谁错,只知道自己的主将是愿意帮自己出头的人,那他们也就愿意为了这个主将卖命。

只是这么一来,在郢县,石苞的名声就彻底毁了,不管是县令,县城,还是郢县世家大族,一说起石苞就是咬牙切齿家鄙视,但偏偏拿人家没有任何办法。

这是因为张溪已经跟着关羽北攻打襄樊了,代行南郡太守事的人是王基。

王基在荆州也没什么根基,同样也知道石苞是张溪放在郢县锻炼的,是好是坏,也得有张溪来判断。

再一个,石苞虽然被当地县令和世家集体告状,但他训练士卒确实有一套,乱世之中,这样的人可比什么县令和世家有用。

所以王基暂时按下了县令的告状,亲自写信给张溪,询问张溪的意见。

就这样,这事儿暂时被搁置了,而就在石苞在郢县是混的人缘越来越差的时候江东突然背刺,孙桓和孙瑜各领一万士卒,从东面兵分两路进攻南郡,并且很快的突破了乌林,打到了郢县附近。

眼看着江东大军马就要来了,县令和县丞都慌了。

毕竟对方人数实在太多,如果不是还要点的脸的话,这俩大概都琢磨着,出城投降用什么姿势比较合适了。

这时候,是石苞站了出来,阻止了县令和县丞的“张昭行为”。

“彼军未至,我等先降,是何理也?!”石苞质问着县令和县丞,说道,“苞曾闻,食君之禄,当忠君之事。今江东无理犯境,兴不义之兵,若不战而降,岂有面目立于世乎?!”

县令和县丞都没想到,自己居然会被这个举县公认的“无德小人”训斥。

再加之前的新仇旧恨,一起爆发,当即两人联手,训斥石苞,说道,“无德之人,岂可言大丈夫之事乎,还不速速退下!”

这俩也是缺心眼,真以为这么训斥,就能把石苞呵斥走,然后两个人好继续商量投降的事儿。

石苞退下了,但不是真的放任这个事儿不管。

石苞知道自己的处境,反正也已经跟县令等人翻脸了,现在这俩居然还想投降,当然就不用给他们面子了。

石苞亲自到军中叫人,直接包围了县衙,顺带的,把县令和县丞,一并扣押了。

县令看到石苞这么胆大妄为,又惊又怒,指着石苞说道,“石苞,汝安敢以下犯,行此悖逆之事?!”

石苞则冷笑了一下,说道,“两条断脊之犬,不思报效国家,只求屈膝投降,又有何面目在我面前叫唤?!”

说完,直接把两人扣押在军中。

紧接着,石苞召集军中众人,一面控制郢县城防,一面开始思考如何退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