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激将(2 / 2)

城墙高度五丈左右,比普通的城郭的城墙还要高出一丈,这个高度,云梯和钩梯的进攻难度会很大,守军有更充足的时间来抛掷滚木擂石。

即使用蹬弩压制墙头,蹬弩射手的位置也需要前移数丈的距离,否则很难有效压制。

但蹬弩手移动突前,又容易被对方的弓箭手压制.两难的选择。

更不要说这样的江陵城,肯定少不了瓮城,内城,藏兵洞,箭楼,箭孔这类常规的防守设施,要靠攻城战啃下这块硬骨头,真不是容易的事儿。

看着这样的江陵城,吕蒙皱着眉头想了半天,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去进攻。

常规进攻,不是不行,现在江陵城内的守军,吕蒙算来算去,不会超过一万人,守城江陵王基也没有军事经验,能否有效的组织城防尚未可知。

但如果要用常规的攻城办法,难免会增加江东军的伤亡。

要知道,偷袭荆州,不是打下来就算完事儿了,北面襄阳可还在关羽的手里,一旦关羽真的放弃襄樊防守回援,自己攻打南郡损失过大的话,也可能守不住江陵城。

而想要减少损失攻破江陵,唯一的办法,大概是吸引城内守军出城野战,在野战中击败他们,减少守城人数,这样才有希望能以比较小的代价拿下这座坚城。

野战虽然也有战损,但吕蒙觉得,自己面对一个没有任何领兵经验的文弱书生,野战的损失是在自己可控范围内的。

但问题在于.怎么吸引城中的守将同意出战呢?!

并不是不可能,毕竟守将王基是个文士,哪怕之前读过兵书,也不会有什么战阵经验。

而且王基之前名声不显,人又年轻,却乍居高位,靠的不过是老师和师祖的名头,城中守将难免有不服气的,王基应该也想着要证明自己。

吕蒙思索了一下,回营寨给王基写了一封信,一封极力贬低王基的劝降信。

贬低王基不是目的,吕蒙是想通过这种贬低,激起王基的好胜心,跟自己出城野战。

所以呢,吕蒙在信中先是说王基年纪轻轻,靠师门余荫上位,文无所成,武无所就,却恬不知耻的身居州郡高位,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乃无德之人。

接着又开始讲述自己是怎么从一个小兵,一步步的建立功勋,走到现在的高位,比起王基来说,自己才应该是当世英雄,而王基不过是一个依靠门楣幸进的小人而已。

最后,就是劝降,让王基赶紧识时务的投降,否则破城之后,全家老幼一个不留。

这封信,从头到尾吕蒙都没有提到要王基出城野战的话,但吕蒙相信,王基要是看了这些话还能忍住不出城,那才是不可思议呢。

这年头的读书人都要脸的,自己都那么骂了,王基但凡要点脸,也该出城一战证明自己。

而只要王基出城,那么击败一个第一次上战场的文人,对自己这个从底层一步一步爬上来的将军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

王基接到了吕蒙的信件后,确实气的不轻。

又不是张溪那种上辈子见惯了骂街的人,对于这种对自己全盘否定的书信,王基不生气才怪呢。

而且这时候的王基也确实才二十多岁,多少年轻气盛一些,当时就想着领兵出城,跟吕蒙决一死战。

但这一出府门,冷风一吹,王基突然冷静了下来.自己出城去野战?!

那不是送死么?!

自己虽然读过一些兵书,懂一些韬略,但从来没有指挥过军阵作战啊。

军营都没有去过几次的人,指挥一群士卒出城去作战,那不是找死的行为么?!

再说,吕蒙能选在南郡守备最空虚的时候进犯荆州,真的能是这种无智之人么?!

如果江东连这种人都敢放任为一方都督,还敢让他统领这么多军队进攻他人.那除非孙权也弱智了。

所以,这应该是吕蒙试图激怒自己,激自己出城野战的戏码。

自己不能上当,还是以坚守城池为要。

嗯,知道是这么知道,但.特么越想越气啊。

可王基实在没办法,他现在手里,真的没有什么可用之兵和可用之将。

文聘困守公安,一时半会儿没法退敌支援,邓艾还在城外没有回城,虽然非常的聪明的直接领兵威胁江东军侧翼,但也导致了现在军中没有一个主心骨的将领。

王基很清楚,现在他的这个主将,只是因为职位高,所以不得不赶鸭子上架,但自己根本没有战阵经验,指挥将士打守城战,自己还有个摸索,容错的机会,但出城迎敌那是真的嫌自己死的不够快。

说真的,但凡现在能有个说的过去的将领,王基还真的想试试,出城更吕蒙掰掰手腕。

倒不是中计,主要是王基也有点自己的想法,想要试试,能不能奏效。

但现在嘛没有这个人手啊。

王基正这么想着呢,这个人手就送上门来了。

北门守城将士来报,说是北门外有一群士卒叩关叫门,人数约在六百余,领头者自称是郢县县尉石苞,并且随身携带印信。

王基顿时脸色一变,赶紧赶赴北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