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休战与封赏(2 / 2)

大家跟你刘备打天下,为的无非就是两件事,一个名,一个爵。

现在爵这个东西呢,是没啥指望的,毕竟得天子亲封,刘备这个汉中王的爵位,那也是得象征性的向许都递奏章呢。

当然,朝廷同不同意是一回事儿,但这个流程你得有。

但名不同啊,名这个东西,是可以稍微争取一下的。

刘备如果只是一个左将军,那么他能分封的辅官佐官就那么多,就算刘备再兼任一个益州牧,现在能瓜分的职位,基本都已经被瓜分完了。

刘备因为立身之本是“匡扶汉室”,所以刘备又必须要遵守汉朝的官职法度,不能随意突破,这就造成了一个比较麻烦的问题。

大家立了功劳,却没有晋升空间,只能拿点赏赐凑合一下。

这个肯定不行的,连刘备都知道这么做是不行的。

所以啊,刘备必须把自己的位置往上挪一挪,腾出足够的空间来,好给大家封官许愿。

那既然要抬,就索性抬的高一点.汉室宗亲嘛,又割据一方势力,称个王,不过分吧?!

就这样,在众臣的推举下,刘备走了一下上表的流程,然后就继位汉中王了。

当了汉中王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大家升官许愿。

首先要封的就是四方将军。

东汉的官制啊,四方将军是仅次于大将军,骠骑将军,卫将军之下的重号将军,而且是常设将军衔。

什么四征,四镇,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讲,都算是杂号将军,属于临时性的将军衔。

今天西边有叛乱了,那就任命一个征西将军去平叛,回朝后这个称呼就会被撤销这才是东汉常规的将军制度。

当然,三国时期,尤其是曹操把四征将军常态化后,四征,四镇将军就变成比四方将军还要高的常设将军衔。

但现在,刘备这个汉中王还是坚守东汉官制的,汉中王以下,最重要的将军衔,就是四方将军。

还是跟历史上一样,刘备封了关羽为前将军,黄忠为后将军,马超为左将军,张飞为右将军。

顺带一提,四方将军中,只有黄忠没有假节的权利,其他三人,都有假节的权利。

其实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黄忠在定军山上阵斩夏侯渊,对汉中之战的帮助实在是太大了,基本可以说是刘备夺取汉中的最大功臣,因此在官职上,黄忠必须在四方将军中占据一席之地。

但黄忠的资历,实在是没法跟另外三位比。

关羽,张飞,都是刘备的元从,还是刘备的结义兄弟,本身更是战功赫赫,刘备放心的很。

马超虽然刘备不放心,但人家投靠过来的时候就是爵位和官职最高的,祖上又是名门,伏波将军马援之后,社会地位高,给个假节也说得过去。

反正就在眼皮子底下,这个假节不假节的,意义不大。

因此啊,当张飞,关羽,马超这三个人中间,突兀的挤进来一个黄忠,怎么看都让人觉得别扭。

别人不说,关羽就觉得非常的别扭。

尤其吧,关羽怎么看,都觉得这个黄忠的入选,充满了黑幕的味道。

张飞和自己不用说,刘备自己人,不管是功劳和资历都够了。

马超是刘备以下爵禄最高的人,就当是大哥要用来收买人心,吸引他人来投吧。

但这个黄忠.怎么看着都有点照顾荆州派出身的味道在里面啊。

别是大哥为了照顾荆州派的利益,强行抬高黄忠,把黄忠给抬上来的吧?!

关羽一想到这个可能,他的心里就开始别扭,而这一别扭嗯,还没正式开始别扭呢,就让张溪给掰开了,揉碎了,一点一点的把刘备这么做的原因,分析给关羽听。

人家黄忠可是凭真本事挤进这份名单的,斩杀夏侯渊对刘备占据汉中,可是有着至关重要地位的,更是为后面汉中之战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可以说,没有黄忠阵斩夏侯渊,就不存在刘备的这个汉中王。

关羽听完后,也不得不承认,黄忠确实有入选的理由。

而且,一个七旬老汉,居然玩阵斩,斩的还是夏侯渊这样的名将.关羽冷静下来想想,确实挺不可思议的。

就算夏侯渊是自己找死,但没点武力值,一般人给你机会,你也是做不到的。

黄忠欠缺的不过还是资历,并不是能力.关羽不爽尸位素餐的人,但并不代表关羽对谁都不服气。

就是一点.

“此番,却是委屈了子龙贤弟!”关羽私下里,跟张溪感叹道。

张溪一听这话才明白,合着二爷这是在替赵云鸣不平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