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巡视汉中(2 / 2)

而诸葛亮和张溪也都是在新野时期就跟随皇帝的人,可以说是跟皇帝一起患难与共走过来的,这俩的性格和脾气,也不存在勾结地方官员,反叛皇帝的可能。

但黄权还是想不通,到底要密议什么?!

因此,到了内屋,打发掉仆从后,黄权首先问道,“孔明,元长,何事如此机密?!”

“公衡兄见谅!”诸葛亮先拱手致歉,然后才对着黄权说道,“汉中乃紧要之地,又事关陛下北伐大业,事务紧密,故此不得不慎重。”

黄权顿时一愣,然后脸色也慢慢严肃了起来,迅速捕捉到了诸葛亮话里的关键字。

北伐?!

什么就北伐了?!

“权镇守汉中,不知朝中要务”黄权按照自己的想法,小心的斟酌了一下,还是说道,“只是权以为,如今民生未复,这两年,不宜大动干戈为好啊!”

有些话,黄权不太好明说,也不用太明说。

次北伐,距离现在可只有两年时间!

那次北伐,可是几乎倾国之力发动的,虽然打下了不小的地盘,但雍州北部和凉州就是个倒贴钱粮的地方,这两年能保证稳定,已经是大量投入人力物力的结果了,怎么可能在现在这个时候发动北伐?!

再一个,刘备登基地位才刚刚第二年,实际登基时间也不过是一年又三个月而已这种时候,不应该是巩固内部势力,消除不利因素,休养生息的时候么?!

这个时候用兵,不管是对朝廷还是对百姓,都是不小的负担吧?!

黄权很不理解,为什么诸葛亮和张溪这俩跑来汉中,居然会说出北伐这样的事情来。

可诸葛亮和张溪也是无奈啊有些事儿,真不在他们的预料之内,而且也劝不动。

诸葛亮无奈,对黄权说道,“公衡兄之言在理,只是年初之时,荆州的关君侯生了一场大病,缠绵床榻近月方得痊愈痊愈后,关君侯便书陛下,请求再次征伐宛城。”

黄权微微一愣,似乎想到了什么。

而张溪也顺势接口说道,“关君侯表章送到成都后,张车骑闻知,亦表奏事,称南北两军经过一年时间组建,可堪一战亦表请求北伐。”

黄权的眉头都皱了起来。

诸葛亮接着说道,“年初时,邓伯苗自东吴出使而归,带来东吴孙权的问候书信及两家互市的盟约,孙权在书信中言辞恳切,对陛下自称晚辈北地细作探报,曹魏在兖州豫州集结兵马,欲对青徐不利。”

张溪又跟着补充道,“同样是北地细作探报,今年三月,曹魏雍凉都督曹仁病故,宿将曹洪被曹丕调回邺城,剥夺兵权后勒令其闭门思过,曹丕另遣曹真为新任雍凉都督,驻守长安。”

好了,不用说了,黄权全都明白过来了。

第一,关羽一场大病差点没挺过来,这大概让关羽意识到了自己的年龄问题,想要趁着自己还能征战的时候,替刘备打下宛城,威逼长安。

对关羽这么高傲的人来说,战死沙场他可以接受,但老死床榻,这不是关羽想要的死法。

大概也是意识到了关羽的想法,所以张飞也跟着书,明明从招募到训练只持续了一年的南北军,愣是被张飞认为可以参加实战了。

第二,就是江东现在的处境很不好。

年初的时候听说了,孙权派往邺城恭贺曹丕登基为帝的使者,连曹丕的面都没见到就被赶出了邺城,丢了一个大人。

同时曹丕还发布了两个檄文,昭告天下,挨个否定了刘备和孙权称帝的合法性,并且同时向两家派出了使者进行谴责。

听说孙权被曹魏的使臣给气的,在招待宴会直接拂袖而去。

现在曹魏在兖州豫州屯兵,进攻青徐的目的昭然若揭,故此孙权故意对刘备自称晚辈,认可了两家互称姓名国主的事实,同时想也不想的就同意了建立互市的要求孙权显然也不想两面开战,他要稳住刘备,然后全力守备青徐。

对刘备来说,东吴那边要全力应对曹丕的进攻,那么就不用担心东吴会刷什么心眼,再来个背刺偷袭荆州什么的。

而长安守将曹仁病故,有威望,能替代曹仁的曹洪又因为得罪了曹丕被召回邺城,甚至还被卸了兵权让他闭门思过,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没有多少战阵经验的曹真。

东吴那边没有压力,曹魏这边重心放在了中原的争夺,长安守将还换成了一个小辈就算是黄权站在刘备的位置,他也会动北伐的念头的。

但问题是你动念头是没问题的,却不能真的这么去做。

咱们的底子薄,两年的休养根本不够,咱们没有那么多的兵力和粮草,来发动第二次北伐啊。

北伐这个东西,实在是太过于劳民伤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