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4章东线战事(2 / 2)

信中曹丕在表达了对张辽守卫宛城的慰问后,隐约的表达了一层含义曹丕希望,张辽能在保证宛城安全的大前提下,试图击退荆州的蜀军,然后抽兵支援其他战场。

当然,曹丕的大前提,是保证宛城的安全。

按照书信中的解读,张辽现在的主要任务,还是保证宛城安全但当天子的给你写这样的一封私人信件了,张辽真的能把这个信件中说的事儿,当成是一件可做可不做的事儿去处理么?!

为此,张辽发愁啊。

我就三万人,依靠防御工事守卫宛城倒是还能做到,要跑出去找关羽决战,一战击退关羽的五万荆州军开玩笑呢吧?!

可当张辽仔细了解了各方战报,分析了整个战场的情况后,张辽发现,曹丕这么说,确实是有原因的。

关中方向的战况,张辽还没有收到最新的战报,这个时候张辽还不知道陈仓道已经被突破的消息,只知道郭淮领军在五丈原跟蜀军主力对峙。

但这个时候,张辽还是知道郭淮在五丈原对峙中已经丢了两条防线,仅靠一条东区防线坚守,整体是处在下风的。

虽然不至于让蜀军突破五丈原,但关中地区的士卒,那是一个都不能调动,万一蜀军突破了郭淮的阻拦,闯入关中,那这些剩下的士卒,就是保卫长安的主力了。

而东面的情报,就是曹丕为啥隐晦的希望张辽这边能破局的真正原因了。

曹丕也不想给张辽写这样的信件,虽然曹丕在武略确实比自己的父亲曹操差很多,但他也不是不懂战阵的人,早年也曾经跟随曹操一起出征,军阵的事儿,多少知道点。

主君不顾战场形势,逼着下面的将军出战,这是战场大忌,曹丕还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可问题是曹丕现在是真的没办法了啊。

从中原到关中,三线大战,而且是两家欺负一家要不是曹操打下的底子够厚,曹丕早就玩完了好吧。

可即使如此,现在的局势,也让曹丕非常的头疼。

西线方向,关中长安还在对峙,一时间分不出胜负,但关中的重要性曹丕不可能不知道,故此对曹真方面,曹丕只要曹真能守住长安就可以了,自然不会指望他来破局。

而东线方面那里可以说是一团浆糊。

本来曹丕还打算在登基之后,夺回青徐二州,给自己增加一点军功呢说真的,曹丕觉得这真的不是什么难事儿,毕竟中原腹地,战阵骑兵为先,江东的土包子们,哪里有骑兵?!

可谁知道,人家江东不跟你打平原野战,而是先发制人,突然偷袭下邳城,等臧霸反应过来的时候,三路大军已经围攻下邳了。

而更可恶的是,曹休和贾逵这俩货,这种时候了还在闹不合,让周瑜这个在淮南的人跳出了阻截圈,北进攻下邳。

好吧,周瑜都已经跳出来了,这时候再追究谁的责任也没有多大的意义,因此曹丕下令曹休和贾逵,赶紧领兵去增援彭城,只要守住彭城,那就还有反攻的希望。

可那个混蛋曹休,居然在自己的诏命赶到前,先一步出发,南下进攻寿春去了说真的,如果曹休不是姓曹的话,曹丕真的想直接卸了曹休的兵权。

但之后事情的发展,让曹丕真的动了解除曹休兵权的想法这个混蛋,带着两万多人围攻只有不到五千人守卫的寿春,打了快一个月,愣是没有打下来?!

这混蛋,他根本不姓曹,应该是姓孙吧?!

要光是这样,曹丕还不至于着急火。

真正的麻烦在于,彭城方面,已经三次向自己告急,希望自己能派出援兵了。

本来吧,随着臧霸尽可能的保存战力退守彭城,徐晃也及时带兵增援彭城到位,甚至贾逵也带着三千人亲赴彭城,在兵力,以徐晃为首的彭城守军,并不比江东军差太多了。

彭城守军大概有三万多,而江东军主力,即使算周瑜带来的部队,也不过是四万五千多人而已只是单纯的坚守彭城的话,问题是不大的。

可架不住,对面有个诡计多端的周公瑾!

好像设置错了时间,前两章章节出现了颠倒我还不懂怎么调整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