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下一阶段(2 / 2)

张溪也知道柳隐的意思,但如今,张溪也有自己的顾

虑。

“休然,依你之见,单以我等所率士卒,渡河偷袭长安,胜算几何?!”张溪叹口气,问道。

柳隐被这个问题问的,有点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作为一名将军,柳隐肯定不能说丧气话。

领兵作战,连自己麾下士兵的战斗力都信不过,那这个仗还怎么打?!

但你要说就用这些郡兵去偷袭长安能成功,柳隐也觉得有些异想天开。

因此,柳隐也只能拱手答道,“回将军,末将不知。”

不是真的不知道,是没法说,说了伤士气。

张溪自然也明白,因此也没有纠结柳隐的回答,而是继续说道,“兵法有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如今我等只剩万余之众,即使全军东进,面对长安坚城,面对数千曹魏禁军坚守,如何能速胜?!若不能速胜,困于长安城下,久必生变。”

这就是张溪不想去偷袭长安的原因——真没有把握能打下长安来。

张溪也好,柳隐也好,对自己麾下士卒的战力到底怎么样,心里是有数的。

自己麾下的郡兵,战斗力其实不能说差了,跟一般的魏军比起来差别真的不大.但遇到像曹魏禁军这样的中央精锐,单靠郡兵的战斗力,打起来会很吃力。

如果是在山岭之内作战,蜀地的郡兵都比较熟悉山地战,而魏军在这方面比较吃亏,双方打起来还能有来有回。

上次北伐的时候就是这样,蜀军面对雍凉兵卒的时候一点都不落于下风,但在上邽面对曹仁指挥的一部分曹魏禁军的时候,就打的有点力不从心了。

这还是在大汉主力大军齐聚的情况下,打出来的战果。

如果不是孟达突然趁着右扶风空虚的机会北上,接应赵云,陈到率领的白毦兵出了褒斜口,有断绝陇山道魏军后路的危险,那次北伐要完成断陇的目标,也没有那么容易的。

但如今,张溪如果要渡河东进去偷袭长安的话,那可就是在关中平原上作战了这是魏军的强项,而不是汉军的强项。

更何况,这次武功县之战,也让张溪认识到了曹魏禁军真正的战力是什么样的。

以两万打一万,明明占有足够的兵力优势,但张溪每次交战都很辛苦,如今战损超过了三分之一,也不过是勉强把张郃给堵在了武功县而已。

虽然从战略上看,张溪算是成功的阻止了张郃偷袭五丈原的计划,但从战术上看,其实张郃的战损人数,要远远低于张溪的。

非要说的话,这也就是打了一个平手而已。

因此,张溪真不觉得,当自己带着一万士卒渡河东进去偷袭,面对即使只有五千曹魏禁军驻守的长安,自己能一战而破之。

如果目的只是要吸引曹真回援,断绝眉县郭淮军团的外援的话,那张溪攻占武功县,就已经足够威胁长安了。

基于以上的考虑,张溪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若将来陛下怪罪,吾当一人承之!”

张溪说出了这样的话,柳隐就不太好再说什么了更何况张溪说的,确实句句在理啊。

做完了决定后,张溪也立刻开始做出了安排。

给柳隐所部补齐了一千人的士卒,其中五百人驻扎在大昌集不动,剩下五百人驻扎在大昌集南侧的小路上,作为大昌集的策应部队和预备队。

目的,就是防止张郃这老小子耍诈,看似撤退,其实是在山道内猫一天,隔天又出来偷袭大昌集。

虽然张溪觉得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但张溪的性子就这样了,再小的可能性也不会忽略掉,该做的准备还是要做的。

留下柳隐继续驻防大昌集,就是为了这个。

而张溪自己呢,则带着剩下的四千多士卒,赶紧赶回武功县去坐镇指挥,临机应变,准备在张郃撤走后,占据武功县。

至于冯习暂时留在大昌集治伤,毕竟就冯习现在还昏迷不醒的状态,要直接带他走,那才是真的要他的命呢。

而跟冯习一起留下来的,还有张溪带来的军医.为了防止柳隐无意间得罪了这位名门之后的军医,张溪还特意叮嘱了一番柳隐。

给冯习治伤的这位军医,是张溪当年在荆州的时候,死乞白赖的从张机身边给撬来的弟子,卫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