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进攻和撤退(2 / 2)

在长安接应船队即将抵达的时候,派出部分士卒主动向蜀军营寨发起进攻,一旦双方士卒纠缠在一起,想要撤下来,可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的这就等于是让这部分去进攻蜀军营寨的士卒,被动的承担了截击蜀军的责任,而其他的士卒就可以趁机船撤退了。

至于这些被派出去进攻蜀军的士卒基本等于是被郭淮给抛弃了。

有一说一,这个策略,确实是符合现在的实际情况,同时也能在最大幅度保存己方有生力量的策略,曹真还真的不好说什么。

但这个策略,未免有些不近人情了一些。

虽然说是慈不掌兵,但被动无奈和主动让士卒去送死,这是两个概念。

当然,最重要的是,曹真觉得,自家副手这么心狠手辣的,回头别哪天对自己也来这么一手那就麻烦了。

曹真正想着是不是答应这个策略,顺便对郭淮提防一手的时候郭淮的建言却还在继续。

“我等可将能战之卒,或三千人,或五千人为一队,由末将统一指挥。待船队抵达之时,每队行轮战之流蜀军发起进攻,一轮进攻结束后,撤下来的士卒方可船休整撤退。如此以攻代守,既可激励全军士气,又可令全军对撤退顺序无话可说,岂不两全其美?!”

呃是这样的嘛好吧,合着是我心赃了。

这时候的曹真,非常庆幸自己没有那么快的表态否则丢人的可就是自己了。

其实郭淮的意思,还真的不是让士卒主动的去送死。

郭淮的想法,是在军中选出那些还有作战意志和作战能力的士卒,把他们编成一个个三五千人的小军团,然后用这些小军团主动向刘备集团发起车轮战。

三五千人的进攻,虽然看着不是什么大规模的作战,但由于张飞军也只有万余人,因此面对这样规模的进攻,张飞肯定是不敢大意的,必然以防守为先。

这样的话,曹真都督就可以趁着这个时间,带着那些已经没有作战能力,急需休整的士卒先船。

至于郭淮指挥的这些三五千人的小军团们,郭淮会根据战场的实际情况,安排这些士卒轮流对蜀军发动进攻,或者说是以攻代守只有发动过一次主动进攻的小军团们,才能获得船的资格。

这对于这些士卒们来说,机会都是一样的要想船可以,先杀向面前的蜀军。

这样不仅士卒们不会有怨言,甚至为了早点获取船撤退的资格,这些士卒们面对蜀军,也会积极奋勇的拼杀,以此来争取一线生机。

这个策略,还真的是什么都好,就有一个问题最后一批船的士卒,到底谁来接替他们跟蜀军发动车轮战?!

车轮战这个东西,总要有个收尾的部队的吧,这支部队可不会有人在接应他们了这种九死一生的活,谁来做?!

对此,郭淮沉默了半晌,对曹真说道,“自然由末将亲率三千禁卫,亲自断后,以保大军不失。”

有一说一,郭淮已经是很有担当的了。

曹真是雍凉都督,不管是身份地位,还是对接下来三辅防守战的重要性,曹真都不容有失。

因此,曹真是必须要第一个船撤退的人,这点谁来都说不出任何指摘的话来。

而曹真往下,郭淮是二把手,同时也是曹魏如今在西北地区,仅次于张郃的名将理论来说,以郭淮的重要性,他也不应该留下来断后。

但郭淮不留下来亲自断后的话,他的所谓车轮战撤退法,从一开始就会失去意义。

郭淮不亲自坐镇指挥,如何能保证这些三五千人的小军团会按照军令主动发起进攻,又该怎么判断接应和撤退的时机,谁先进攻,谁后撤退?!

如今的曹军营中,除了郭淮有这个统一指挥协调的能力外,还能找出第二个更合适的人选出来么?!

既然郭淮本来就应该要留下来指挥的,那么郭淮的意思,就是让他留到最后,索性指挥最后一批断后部队得了。

而之所以选禁军,还是因为禁军的战斗力强,能拖延的时间更长一些,同时禁军的组织度也更高,服从性更强,不至于蜀军一冲就彻底溃败了。

虽然也是九死一生,但起码能撑的久一点。

可曹真对此,却不同意。